td
束。 异常过程 i. RRC 连接建立完成超时 R R C _ O V E R T I MEM M E e N B U ES 1 接 接 U U 接 接R R C C o n n e c t i o n R e q u e s tR R C C o n n e c t i o n S e t u p 图 RRC 连接建立完成超时 每当在 CDL log 中发现一条 UU 接口 RRC
低。 6)、针对拥塞导致的 RRC 建立成功率低和 RAB 建立成功率低小区,合理调整最小接入电平和 2/3G 切换门限,在满足用户感知度的基础上,尽量让用户重选或者切换入信号更好的网络。 RRC 连接成功率 建议范围: 大于 % 优化建议: 1) 确认是否存在基站设备故障 2) 对 RRC 连接请求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3) 对于拥塞导致的参见 28 条,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 SCCPCH
XXXXXXXX 《 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b) YDB XXXXXXXX 《 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Uu接口技术要求》 ─ 第 1部分: 物理层概述; ─ 第 2部分: 物理信道和调制 ─ 第 3部分: 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 第 4部分: 物理层过程 ─ 第 5部分: 物理层测量 ─ 第 6部分: MAC协议 ─ 第 7部分: RLC协 议 ─ 第
1 【 覆盖优化手段 】 解决覆盖的四种问题:覆盖空洞、弱覆盖、越区覆盖、导频污染 (或弱覆盖和重叠覆盖 )有如下六种手段(按优先级排): 1. 调整天线下倾角; 2. 调整天线方位角; 3. 调整 RS 的功率; 4. 升高或降低天线挂高; 5. 站点搬迁; 6. 新增站点或 RRU。 在解决这四种问题时,优先考虑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再考虑调整天线的方位角,依次类推。
目分别进行累加。 如 图 1 或 图 2 中 B 点所示,当 eNodeB 向 MME 发送 ERAB SETUP RESPONSE 或者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 消息时统计该指标。 如果 ERAB SETUP RESPONSE或者 INITIAL CONTEXT SETUP RESPONSE 消息中同时携带多个 ERAB 的建立,则相应指标按各个业务的
资源单位是资源单元,其定义见 节。 物理信道 上行物理信道对应于一组资源单元的集合,用于承载源自高层的信息。 同时它是 和 规范的接口。 本规范定义了如下的上行信道: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 PUSC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UC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物理信号 上行物理信号是指物理层使用的但是不承载任何来自高层信息的信号。 本规范定义了如下的上行物理信号: 参考信号
音用户数和数据用户数。 TDLTE 系统中容量评估指标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两个方面,控制面指标主要包括同时调度用户数、同时在线 (激活 )用户数;用户面指标主要包括小区平均吞吐量、小区边缘吞吐量及 VoIP 用户数。 关于容量目标将在后续容量估算章节详细给出。 质量目标主要是针对用户的业务感知,能否提供用户良好的业务感知能够很好的反映网络建设的质量。 从用户面说,业务主要分为话音业务和数据业 务
G a t e w a ye N Be N BS1S1S1S1X 2X2X2E U T R A N 图 2 1 TDLTE 无线网络构 LTE 的系统架构如 图 21 所示。 LTE 的接入网 EUTRAN由 eNB 构成, eNB 之间通过 X2 接口互连,每个 eNB 又和演进型分组核心网通过 S1 接口相连。 相比于 3G 网络, LTE 网络架构中节点数量减少,网络架构更加趋于扁平 化
EFLI39。 6F0539。 EFCNL39。 6F3239。 EFARR39。 6F0639。 EFACMmax39。 6F3739。 EFIMSI39。 6F0739。 EFUST39。 6F3839。 EFKeys39。 6F0839。 EFACM39。 6F3939。 EFKeysPS39。 6F0939。 EFFDN39。 6F3B39。 EFDCK39。 6F2C39。
加便利。 本项目结合试验网, 研究各种微小区设备的使用,并测试室内双极化天线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的性能。 室内分布系统中引入 TDLTE 系统,增加了分布系统的复杂性,对设备性能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项目研究 TDLTE 室内覆盖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提出相关的性能指标参数和采购建议。 六 、 专利检索情况 本项目无专利申请计划; 七、已有的 研究工作积累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广东移动对 TDL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