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
5、)2HI(g)反应,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均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但 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答案9对于反应 X(g)2Y(g) 2Z(g),当容器内 X、Y 、Z 浓度之比为 122 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答案10对于反应 2g)g),当气体颜色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答案11在恒容条件下,有两个平衡体系:A(g) 2B(g);2A(g)B(g),都增加 A 的量,A
3、与 应时,N 2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 2(g) 2O2(g)=g)8.7 kJ ;N 2H4(g)O 2(g)=N2(g)2H 2O(g)534.0 kJ ,肼跟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答案2N 2H4(g)N 2O4(g)=3N2(g)4H 2O(g)H1076.7 kJ17(g) g)CO(g)3H 2(g)H206 kJ1 ;g)2O 2(g)=g)2H
4、目= = = = = 中的装置制取气体没有加热,所以无法制取氯气,C 中溶液无法褪色,A 正确;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和碳酸钙反应=(O 2,生成二氧化碳无需加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H)2=H 2O,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所以试管中溶液变浑浊,B 正确;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强酸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弱酸亚硫酸,亚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2=H
4、O 的反应中,1 A,则 A 项错误;在反应=I 23H 2O 中,每生成 3 2转移的电子数为5 项错误;不能根据还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实际上氧化性:(浓)(稀),C 项错误;H 具有 3强氧化性,能氧化 ,D 项正确。 42015石家庄质检关于反应11P 154H 2O=5H 35H 2说法正确的是( )AP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只是还原剂B
3、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水和煤油的分界处上下跳动,并有少量气泡冒出,直至完全消失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生“嘶嘶”的响声,并熔化成光亮的小球,最后完全消失,并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脱脂棉剧烈燃烧。 4简答类语言规范再落实怎样从试剂瓶中取用金属钠。 焰色反应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怎样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不用其他试剂,能否鉴别 液和稀盐酸。 怎样操作。 能否用 H)2 鉴别 液。 为什么。 向饱和
4、了哪些措施。 为什么。 实验室配制 液时,采用什么方法。 其原因是什么。 常用 液腐蚀铜质线路板,其原因是_。 怎样检验某未知溶液中含有 而不含。 简述操作步骤及现象。 如何检验某铁的氧化物中既含有二价铁,又含有三价铁。 怎样分离溶液中的 和。 ( 用流程图表示 )利用 液和 液制备 H)2,回答下列问题。 a怎样处理 液。 目的是。 b为了防止生成的 H)2 被氧化,应在液面上方加一层油膜
4、=g)H 2(g) g)H 123.5 kJB H(g)2H 2(g) g) H317.3 kJC稳定性:HH 键解析木炭、镁条等物质的燃烧,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但均为放热反应,A 项错误;醋酸电离时要吸热,因此含 40.0 g 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项错误;燃烧热是指 25 ,101 ,1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表示 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
3、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 ( )答案1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13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是化学变化。 ( )答案14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15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 ()答案16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先在烧杯里溶解 s);B 项正确,液吸收;C 项错误,含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 项错误,实际读数应为 2016厦门质检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 (含 质)的含量。 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装置 C 中生成的 淀的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 A 中药品应为浓硫酸B在 B C 之间应增添盛有饱和 液的洗气装置,以除去氯化氢气体C为了测得 C 中生成的沉淀的质量
4、335.6 g 铁和 6.4 g 铜分别与 0.1 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 )答案最新海量高中、转移 1 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小于 )答案35一定条件下,5.6 g 铁与浓硫酸恰好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一定为 )答案363 水完全反应生成 和 移的电子数为 2 )答案37常温下,5.6 g 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 )答案38常温常压下的 氯气与足量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