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
1、 20002003 年在实施省农业厅丰收计划时,对玉米田间套平菇高效栽培的多种模式进行了探讨,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1 玉米栽培技术在确保玉米高产、平菇高效的前提下,推广玉米指标化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五项关键措施。 据作物特点,选好大田选用地势平坦,近水源,涝能排,耕层深的砂壤土地块。 要疏通好沟渠,确保配套、畅通。 用良种、合理密植选用良种是实现玉米高产、间套平菇高效的关键
玉米进入熟期,籽粒含水量在 40%左右时,是降水适期。 方法是把玉米棒皮扒开,扒到底,使棒外露晾晒,20 天左右,右。 降低水分可适当推迟收获 10 天左右,玉米经风吹日晒,使其自然降水。 此法可把玉米水分降到 20%左右。 米收割后,在地里掰下果穗,放在铺好玉米等秸棵上晾晒,单摆平放,上下通风,沥水快。 20 天后可把水分降到 18%。 米入场后用秆秸等物做成小栈子,直径 左右为宜。
2、实一个“细”字,坚持时效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分区域、分受灾程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具体措施如下:一、排水清淤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受淹时间越长,受害越重,受淹越深,减产越重。 因此,对水淹出现涝渍的田块,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和腰沟,迅速排出田间积水,无法靠水渠排水的田块,用水泵或人工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二、科学扶苗玉米倒伏严重的田块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种期不一致,田间杂草发生规律也不同。 发长江下游春马铃薯为例,地膜马铃薯 12 月中旬播种,播后 10 天左右开始出草,翌年 1 月上旬(播后 20 天左右)形成出草高峰,出草量占总杂草量的 40%左右,1 月中下旬又有部分杂草出土,直到月下旬还有少量杂草发生。 露地马铃薯 3 月上旬播种,只要田间墒情好,播后 5 天杂草开始出土,出草高峰一般在 3 月中下旬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学防除有良效 今年芝麻价格上扬,各地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提高,芝麻面积扩大。 当前,芝麻虽然出苗较好,但恰逢阴雨连绵期,田间杂草随之孳长,与芝麻争光、争肥、争生存空间,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除,势必会使芝麻的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般农户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既省工又效果好。 效盖草能。 该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施药适期长,在杂草出苗到生长盛期均可以用药,以禾本科杂草 35
1、在正是育种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全国各地观看玉米品种试验的高峰时期。 在没有获得试验数据之前,只能根据田间观察做出定性的判断。 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价玉米品种,因此会有许多种评价方法。 我以为,在田间评价玉米品种有“三看”最重要。 一看远观品种长势、株型、抗病性。 不但要看品种的植株整齐度,高度和生育期,更要重视植株形态、叶片繁茂程度、冠层通透性和抗倒伏性。
水清淤玉米是需水量大,但又不耐涝的作物,受淹时间越长,受害越重,受淹越深,减产越重。 因此,对水淹出现涝渍的田块,应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和腰沟,迅速排出田间积水,无法靠水渠排水的田块,用水泵或人工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科学扶苗当玉米苗倒伏度在 30以下的田块,应将玉米向倒伏反方向轻轻扶起,并在反方向用脚踩踏玉米根部土壤,切忌在倒伏方位踩踏。 抑制反方位根系生长,促使倒伏方位气生根生长并下扎
土壅根由于灾害,花生田沟畦遭到了破坏,所以在退水后,凡是能恢复生长的田块,应及时修复沟畦,开沟覆土,培土壅根。 中耕除草,破除板结花生田受淹后,土壤容易板结,及时中耕,可以散去多余的水分,提高土壤通透性,帮助根系恢复生长。 一般可用小锄把花生幼苗基部周围的土刨开,形成一个“小窝”,让两片子叶和叶腋间的侧芽露出土面,提早接受阳光照射。 花生田由于长期受阴雨影响,杂草丛生,与花生争夺养分
议各地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一是对整田质量差,垡块大的吊根苗,可施用土杂肥或进行培土,以起到防冻保苗的作用。 二是对叶片受冻、幼穗未受冻的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死亡。 三是对幼穗已受冻的麦田,应追加速效氮肥,每亩施硝酸铵 1013 公斤或碳酸氢铵 2030 公斤,并结合浇水,中耕松土,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四是对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采取两次追肥
1、对小麦苗情特点,春季麦田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运筹肥水,促控结合,实行分类管理。 在具体措施上各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适时划锄、镇压划锄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还具有促弱苗转壮、壮苗稳健生长等作用。 各类麦田都应锄地。 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 对晚茬麦田,划锄要浅,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 尤其是对“土里捂”麦田,更要在早春趁墒及早浅划锄,以防止土壤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