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
1、对小麦苗情特点,春季麦田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运筹肥水,促控结合,实行分类管理。 在具体措施上各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适时划锄、镇压划锄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还具有促弱苗转壮、壮苗稳健生长等作用。 各类麦田都应锄地。 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 对晚茬麦田,划锄要浅,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 尤其是对“土里捂”麦田,更要在早春趁墒及早浅划锄,以防止土壤板结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甘蔗行间种植其它短期作物或绿肥的栽培方式称为甘蔗间种。 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把甘蔗套种于预留行间的栽培方式称为甘蔗套种。 甘蔗实行间套作,一是可以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可以改善蔗田生态坏境,起到减少土壤水分燕发,减少杂草发生危害和防止土壤板结。 甘蔗间套作已成为提高蔗田经济效益,实现甘蔗与间套作物双丰收的良好种植模式。 目前
2、。 果后肥。 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养分缺乏,为了尽快恢复植株生长,多形成新叶新根,为秋季的花芽分化创造条件,这次追肥应适当增加钾肥。 每亩可施尿素和硫酸铵 1015 公斤、磷肥 1520 公斤、氯化钾 7510 公斤。 孕花肥。 此次是在草莓花芽分化前进行,对于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起到保证作用。 主要施磷钾肥,配合少量的氮肥。 另外,草莓还可以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
2、。 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养分缺乏,为了尽快恢复植株生长,多形成新叶新根,为秋季的花芽分化创造条件,这次追肥应适当增加钾肥。 每亩可施尿素和硫酸铵 1015 公斤、磷肥 1520 公斤、氯化钾 7510 公斤。 孕花肥。 此次是在草莓花芽分化前进行,对于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起到保证作用。 主要施磷钾肥,配合少量的氮肥。 另外,草莓还可以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 根据草莓长势情况
2、后肥。 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养分缺乏,为了尽快恢复植株生长,多形成新叶新根,为秋季的花芽分化创造条件,这次追肥应适当增加钾肥。 每亩可施尿素和硫酸铵 1015 公斤、磷肥 1520 公斤、氯化钾 0 公斤。 孕花肥。 此次是在草莓花芽分化前进行,对于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起到保证作用。 主要施磷钾肥,配合少量的氮肥。 另外,草莓还可以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 根据草莓长势情况
2、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积累养分,提早开花结果。 生长良好的火龙果自然发芽力较高,一般每枝可抽发 35 条新枝,为增减强壮的结果枝,每年的营养生长期,每枝可视生长情况留 13 根生长健壮的枝条;在生殖生长期间,为保证果实发育的营养需求,新萌发的枝条应全部疏去。 间种与人工授粉种植红肉类型火龙果时,要间种 10%左右的白肉类型的火龙果。 品种之间相互授粉,可以明显提高结实率。
2、量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节影响潜叶蛾发生量的主导因子是食物,最关键的还是柑桔嫩梢。 因此控制虫源的根本措施应当是控梢和统一放梢。 根据潜叶蛾生活习性和发育历期进行预测预报,掌握在成虫低峰期放梢是减少放梢期喷药次数,避免盲目喷药,提高保梢效果的关键措施。 但无论是抹芽摘梢,或夏剪、处理摘下或剪下的枝梢,都是消灭和减少潜叶蛾及其他新梢病虫害虫源病源的重要环节,必须及时认真做好。
2、7 天,植株恢复生长时施用,以后每隔7 天追肥一次。 第一次施于株间,第二次施于行间或畦沟两边,然后把畦沟内的部分土壤培到畦肩盖住肥料,随后行畦沟灌溉。 第三次在开始抽苔前,在行间开沟条施,施后覆土盖上,同时可另用尿素 溶液(尿素加水 200倍)喷施叶面,隔一周再喷一次。 叶面喷施尿素可和防治病虫害的药剂一起混合喷施。 中后期应注意补充硼素肥料,以防花蕾变褐。 可用硼砂溶解成 溶液喷施
2、。 追肥时化肥要均匀撒在地面上,切忌撒在叶片上,以防肥害。 二、浇水宜选清晨进行,此时地温、气温和水温都较低,不易对植株产生伤害,严禁中午前后浇水。 天气闷热,降雨后应实行涝浇园,即雨停后马上用井水浅浇、快浇,并随浇随排,防止伤根和闷热导致叶片脱落。 连阴雨后暴晴数日,应隔日连浇两次小水,以便降低地温,保根防病。 浇水要注意看天,久旱不雨时要及时浇水,力争避开降雨,以防根系窒息和诱发病害。
2、条件的最好采用软带喷水。 当遇到暴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二、改良土壤及时进行培土,土层不宜太厚,一般 35 厘米。 应及时清除田园杂草,减少病虫传播和肥料消耗。 由于番木瓜对除草剂非常敏感,必须在阴天无风时喷施,而且不能直接喷到木瓜,尽可能不要使用除草剂。 三、病虫防治8 月份,红蜘蛛盛行,要及时喷杀,药剂可用阿维菌素等杀虫杀螨剂。 环斑花叶病:加强技术管理,改进栽培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