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
2、枝达 90%以上时,打去无效分枝及弱枝,改善通风透光,促进养分供给强势枝的蕾、花、荚,提高产量。 打尖在开花结荚后期打去各分枝顶端 1 叶 1 心,以促进养分供给豆荚,提高单株实粒数,增加单株粒重,提高亩产量,同时提早成熟。 适时追肥蚕豆是需肥量多的作物,增施氮、磷、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幼苗长到 3 叶期,每亩用 45 千克尿素兑水浇施;到花荚期,因蚕豆开花结荚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可用
2、在元月上旬施用,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 如果基肥施磷不足,要多施磷肥。 开花结果期所需养分占全生育期所需养分的以上,如养分供应不足,就会导致有效花减少、花果脱落增加、果数和粒数降低、粒重减轻。 适时施用花肥能增果增粒,有效地提高籽粒产量。 因此,无论蚕豆花期长势强弱,均应酌情施用花肥。 肥或磷酸二氢钾对水公斤喷施,共喷次,可增产。 三、摘除顶尖,促进壮果。 蚕豆属无限花序,生长、开花
1、米易遭霜害,出现水玉米、生霉粒,影响产量,降低质量,品质不佳。 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促进玉米霜前成熟。 1、拔掉空秆和小株。 在玉米田内,部分植株因授不上粉等因素,形成不结棒的空秆,有些低矮的小玉米不但白白地吸收水分和消耗养分,而且还与正常植株争光照,影响光合作用。 因此要把不结棒的植株和小株拔掉,从而把有效的养分和水分集中供给正常的植株。 2、除掉无效果穗。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后我县棉花将由苗期管理转入花蕾期管理,使用棉花生长调节剂,可合理调节棉花生长,促进棉花早结铃,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现将棉花现蕾后的化控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化控整枝用缩节胺(甲哌嗡)、整枝保铃防落素。 总体本着少量多次进行使用,要根据气候条件、地力强弱、棉株长势合理使用。 第一次在棉花盛蕾期(即 50%的棉株长出第三个果枝,主茎 10 片叶以上),亩用缩节胺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絮期是指开始吐絮至枯霜来临,生育结束的一段较长时间,一般在 8 月下旬至 9 月初开始吐絮,持续 70。 棉花进入吐絮期,营养生长逐渐衰退,以生殖生长为主,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显著减少,一般不易发生徒长,但易出现早衰,在北方为了保证棉株的正常生育,争取秋桃发育良好,仍需要供应一定的养分和水分。 吐絮期的管理,一般棉田要防止早衰,丰产棉田要防止晚熟、促进早熟。 1、坚持浇水
1、提高玉米单产,除选用优良品种外,尤其要加强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施好穗肥玉米穗肥就是玉米在抽穗前 10 天接近喇叭口期的追肥,此期玉米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更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的阶段。 必须重施尿素 1012 公斤,尿素在 1520需 7 天左右分解,所以得提前追施,同时根据长势适时补充微肥,一般亩用
1、现水玉米、生霉粒,影响产量,降低质量,品质不佳。 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促进玉米霜前成熟。 1、拔掉空秆和小株。 在玉米田内,部分植株因授不上粉等因素,形成不结棒的空秆,有些低矮的小玉米不但白白地吸收水分和消耗养分,而且还与正常植株争光照,影响光合作用。 因此要把不结棒的植株和小株拔掉,从而把有效的养分和水分集中供给正常的植株。 2、除掉无效果穗。 玉米可以长出几个果穗
1、玉米花粒期如何增产玉米在花粒期间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光合效率,延长根和叶的生理活性,防止早衰及倒伏,达到粒重饱满高产的目的。 主要措施有:追施粒肥。 玉米在穗期追肥不多,后期有脱肥现象时,应追施粒肥,促使玉米增加粒重高产。 要掌握早施、适量的原则,一般每亩追施 8斤碳酸氢氨就可以了。 此期间不必追施尿素,因尿素肥效发挥慢,增产效果不显著。 防旱防涝防倒伏。 花粒期是玉米需水的高峰期
水管理:底肥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增施有机肥。 移栽后 5 天每亩施返青肥 5斤尿素,抽穗扬花时每亩施 5 公斤尿素做穗肥,也可叶面喷施。 移栽后保持浅水层,2530 天进入分蘖盛期就要排水晒田,晒至田发裂,白根上翻,叶色退绿,分蘖停止为止。 肥田、旺田要重晒,瘦田、弱田要轻晒。 晒田结束后要及时灌水,保持浅水层至抽穗灌浆期,灌浆结束后就可自然落干至成熟。 2、病、虫、草害防治
1、强田间管理水稻插秧后 3 天左右,秧苗叶片挺起,早晨叶尖吐水,晴天中午秧苗心叶展开,并扎下新根,即为返青。 这一阶段的主要管理,一是查苗补苗,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 二是看苗灌水,水稻返青期对水分特别敏感,因秧苗移栽时根系受伤,吸收能力降低,容易失去水分平衡。 插秧后如缺水,秧苗返青缓慢或延迟甚至会造成死苗水分过多也会影响正常返青。 三是适时追施以氮肥为主的返青肥,一般当水稻插秧后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