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年全市共播栽油菜近 8万亩,其中,移栽油菜面积占 90%以上。 总体上看,当前油菜苗情不如往年。 主要由于 10 月中旬以后的持续干旱,影响了油菜种植质量。 其中,直播油菜播种期普遍偏晚,出苗不齐,杂草较多;移栽油菜长势呈现两个极端,一方面,由于干旱缺水,移栽期推迟,造成高脚苗多,移栽质量差,容易发生冻害和倒伏;另一方面,由于入秋以来,气温一直偏高,使早移栽的油菜生长偏旺
1、稻的田间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个浅要的分析。 一、插秧后的田间管理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 1、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 2、看苗灌水。 大苗播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经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 小苗移栽,灌浅水 1 寸左右。 3、追返青肥。
1、”害 田间管理不放松 最近,我省江淮一季中稻地区部分乡镇反映,水稻开花后不灌浆,空壳粒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省农委及时组织专家深入部分县、乡进行实地调查,8 月13 日召开农业气象、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单位的专家座谈会,会商灾情,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水稻灾情受灾较严重的田块,平均结实率为 较正常年份下降 30 个百分点,预计减产 30以上;受灾严重田块,平均结实率仅为 基本绝收。
2、。 二、方地表刚解冻时,应抓紧搂麦松土,能够起到透气、增温、保墒的作用,促使麦苗早发稳长。 2因苗管理(1)弱苗弱苗,一般是越冬前单株茎数只有 12 个,根少,叶小,叶色浅淡,每亩总茎数在 50 万株以下。 这类弱苗如果不在早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促进,很容易形成“小老苗”,“小老苗”的形态特征,与冬前弱苗相似,甚至更为严重。 对于这类麦苗,应以促根、增蘖、争取早发为主攻目标。 对于墒情好的弱苗
后 710 天中耕,亩用人畜粪水 2030 担对碳铵 1015 公斤或尿素 5 公斤(最好用 40%高效复合肥 710 公斤)灌塘;同时,亩用草木灰100150 公斤混合过磷酸钙 2530 公斤施于塘间,不要施在塘内(底肥用了高效复合肥的只用人畜粪水提苗);藤叶封垄时,亩用 硫酸锌 斤或复合锌肥 斤对水 50 公斤叶面喷雾;10 月上旬,亩用磷酸二氢钾 100克、尿素 150 克,对水 50
2、,提高地温,加快麦苗长叶生根,促苗情转化升级。 特别是浇过水、有板结的或镇压过的麦田,一定要提早中耕。 中耕要求做到“细”和“浅”,切忌压苗和伤根。 二是适时冬浇。 冬浇地发暖,地不板,抗春旱,可灭病除虫、化坷垃,促秸秆腐烂,特别是我省沿黄地区要抓住当前黄河放水的大好时机浇足浇好麦田,适宜冬浇时间大致在 12 月上旬,“不冻不消,冬浇显早;夜冻昼消,冬浇最好;只冻不消,冬浇晚了。
2、深受麦区农民欢迎,但“郑麦 9023”春性较强,遇暖冬容易发生冻害或早穗,给小麦生产造成损失,一般种植面积占小麦面积以三分之一为好,最多不要超过 40,但今年定点县、市调查“郑麦 9023”小麦品种占小麦种植面积的 因此,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做好防冻害的预案,尤其是 10 月中旬播种的,一旦发生冻害,根据冻害发生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抗灾应变措施。 对“郑麦 9023”品种,提倡增施钾肥
2、溉,有条件的最好采用软带喷水。 当遇到暴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二、改良土壤及时进行培土,土层不宜太厚,一般 35 厘米。 应及时清除田园杂草,减少病虫传播和肥料消耗。 由于番木瓜对除草剂非常敏感,必须在阴天无风时喷施,而且不能直接喷到木瓜,尽可能不要使用除草剂。 三、病虫防治 8月份,红蜘蛛盛行,要及时喷杀,药剂可用阿维菌素等杀虫杀螨剂。 环斑花叶病:加强技术管理,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2、对土壤温度、湿度和通透性均会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双仁果率、饱果率降低,揭膜的比全生育期覆盖处理明显减产。 旺长田要注意化控防倒伏,当株高超过4045 厘米、叶片浓绿、仍有旺长趋势时,应用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化控防倒二、露地春播花生管理要点追肥、浇水、防病虫、防黄化。 露地春播花生,保证初花期水肥供给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 此期苗小、苗弱、苗黄时,通常要追肥浇水。 一般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
1、好穗肥穗肥是玉米生长中最重要的一次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个别较早的植株可以摸到“天花”。 施穗肥的时间也可根据播种后的天数来确定,一般露地春播玉米在播种后天(迟熟品种)、天(中熟品种)、天左右(早熟品种)施穗肥。 穗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施用量为总用氮量的。 一般每亩施尿素公斤,在基肥和苗肥中未施用磷钾肥的,此时还可补施磷、钾肥各公斤。 穗肥可在两行玉米间开沟条施,也可穴施,施后立即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