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
1、、品种选择:由于超甜玉米种子淀粉含量低、籽粒皱缩、凹陷、干瘪、粒重低而导致萌发力低,顶土力差,苗弱。 因此,选择发芽率高,生长势强的超甜玉米品种十分重要,否则极易导致缺苗、断垄。 二;适时播种、营养钵育苗: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是大棚超甜玉米的最佳播期。 采取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选择 30%40%腐熟的农家肥,60%70%稻田土,加 1%磷肥,拌匀打碎,装入直径 10 厘米的塑料营养钵中
1、 号高产栽培技术 穗甜 3 号是广州市农科所新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属中早熟(从播种至初收7580 天)品种,株高 180 厘米左右,穗位高 5060 厘米,穗长 2022 厘米,穗粗 42 厘米,单穗重约 250 克,果穗籽粒黄白相间,干基水溶性糖含量30以上,清甜、皮薄、爽口、质优,亩产可达 750 公斤。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田块,深翻
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制的 食甜玉米脱粒机经过一年的研发,已通过由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的鉴定(国家专利号:开始投放市场。 该机型借鉴了国外最新甜玉米切粒技术,采用包容玉米籽粒根部的切削技术,刀刃与玉米籽粒根部弹性接触,随玉米果穗直径的不同自动调整,保证刀片刃部始终贴近玉米籽粒根部,在设计上保证了切粒质量。 目前该机型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该脱粒机切净率高,采用的是玉米籽粒根部包容切削的工作原理
1、国金银粟是佛山市农科所引进的优质甜玉米新品种,具有成熟籽粒金黄、银白相间、甜度高,果皮薄、无渣、口感清甜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但植株含糖量高,易受病虫为害,还因常分期播种,病虫世代交替现象普遍。 此外,其生育期较短,栽培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 2004 年我所在三水迳口农科园种植,生产全过程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早茬产量 65067 平方米,晚茬产量60067 平方米。
2、0 公斤。 播前造墒起垄,起垄时亩施三元复合肥 2030 公斤,垄高 15 厘米,垄台宽 6070 厘米,大垄距 150 厘米,整平垄台待播。 据所选甜玉米的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确定播期,我地在 4月初最低气温通过 8时即可播种。 气温达到要求时,选择近 34 日天气较好的日期,提早播种。 播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每垄双行,株距 27 厘米,播深 12 厘米,每穴 2 粒或3 粒间隔播种
2、株距 32肥地亩保苗 2800 株,株距 39肥地亩保苗 2000 株,种技术1、施足基肥和种肥重施基肥、施足种肥是甜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缺一不可。 磷肥只能作基肥和种肥,不宜作追肥。 有机肥吸收容量大,保肥力强,可以防止磷肥被土壤固定,防止养分流失,在甜玉米的一生中有机肥像个肥料库可源源不断地供肥保肥。 追施于表土的化肥易被雨水冲刷流失,重施基肥可以减少追肥次数。 基肥每亩用农家肥
当提早超甜玉米播种时间,可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但也不能太早播种,以免受早春冻害。 播种时间以 1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为宜。 床宽 (含沟宽 30 厘米),整平后用粪水淋湿厢面,确保苗床湿润,然后每 10 平方米均匀撒施 斤水稻 作基肥。 用菜园土、水稻土或水沟淤泥加少量草木灰为原料制成泥丸置于苗床,每亩大田用泥丸 4000个左右,每个泥丸半个桔子大,用食指按 米左右深的种穴,稍干后每穴播 1
2、果穗长厘米,单穗重克左右;鲜穗亩产可达公斤,比“超甜号”增产左右。 其籽粒大,呈金黄色,皮非常薄(有无皮之感觉),排列整齐;糖分保持力较长,含糖量在左右,品质优异,脆嫩香甜,较耐贮运。 品质明显优于“超甜号”,但其种皮稍粗厚。 该品种抗大、小斑病,易种。 栽培时应适当稀植,增施肥料,特别要重施攻蒲肥,注意清沟排水和培土抗倒。 耐热、耐湿、抗倒伏,也较抗病毒病、叶斑病及螟虫。 栽培要点
2、。 由于甜玉米种子干瘪,幼苗顶土能力弱,因此大田直播较易导致缺苗断垄。 本省选用的甜玉米品种有东农早甜、东农超甜等品种,于温室或大棚内育苗。 育苗营养土用发酵好的马粪二分之一,过筛的土壤二分之一拌匀,装入营养钵内,于 4 月 20 日左右播种,每钵 2 粒种子,浇透底水,正常管理,防止低温冷害。 3、移栽当地终霜期过后于 5 月 10 日左右移栽,每个营养钵内只留 1 株去钵带土移栽。
1、植甜玉米卖鲜食果穗,可获得是种植普通玉米 23 倍的利润,如果能提早成熟,提前上市,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早熟栽培要点如下:选用早熟品种,隔离种植首先要注意选用生育期短的品种,为实现早熟打好基础。 其次要注意隔离种植,甜玉米如果和普通玉米或其他玉米串粉,就会产生种子直感现象,生成的籽粒失去甜味。 因此,要求隔离区达到 300 米以上。 覆盖地膜,提早播种地膜覆盖可以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