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
玉米茎腐病,俗称青枯病,为全株表现症状的侵染性病害。 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乳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 病症由下部叶片向上扩展,呈现青枯(即青灰色,似开水烫过),最后全株发病。 有的病株在雨后出现急性症状,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病过程,全株急剧青枯。 病斑可通过叶鞘侵入茎秆。 茎部先发黄变褐后变软,内部空松(手捏可辨别),遇风易折倒。 果柄变软,果穗下垂,苞叶呈青灰色干枯。 须很少而短
1、玉米茎腐病,俗称青枯病,为全株表现症状的侵染性病害。 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乳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 病症由下部叶片向上扩展,呈现青枯(即青灰色,似开水烫过),最后全株发病。 有的病株在雨后出现急性症状,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病过程,全株急剧青枯。 病斑可通过叶鞘侵入茎秆。 茎部先发黄变褐后变软,内部空松(手捏可辨别),遇风易折倒。 果柄变软,果穗下垂,苞叶呈青灰色干枯。 须很少而短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甜玉米加工工艺甜玉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加工品种多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受到中高档宾馆饭店的青睐,成为餐桌上新型佳肴之一。 甜玉米加工产品还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 世界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甜玉米生产及其加工产品甚少,而西欧和东南亚地区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发展甜玉米生产及其加工产品有广阔的市场。 一、罐头加工工艺 甜玉米罐头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粒状,另一种为糊状
适储存温度:0相对湿度:95度及隔度迅速下降。 储存温度愈高,这种转变愈快,是极不耐储存的作物。 因此,很少人做较长期储存。 一般的储存只稍微延长数天,以配合产销作业。 甜玉米采收后,应于最短时间内除去田间热,降低品温,这是保持甜玉米品质的主要关键。 降温愈快,甜玉米甜度丧失愈慢,品质也愈佳。 至于预冷作业,如碎冰、水冷、压差风冷等皆可使用,视产地设备并计算成本而定。 此外,储运至贩卖等过程
1、玉米为栽培玉米种中的甜质类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型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另外由于其栽培相对简便、经济效益明显,深受种植者的欢迎,栽培面积逐年上升,为此对优质、高产甜玉米种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许多育种者纷纷开展对甜玉米的育种研究,而对确定能够满足栽培和消费要求的品种选育目标,并选择合理可行的育种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甜玉米本身的特点,结合近 10 年来的育种经验
1、 甜玉米种植情况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 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播种(4 月 415日),7 月中旬(7 月 1520 日)开始上市。 春玉米地膜移栽种植一般于 2 月中旬制钵,3 月上旬移栽到大田,6 月中旬即可开始上市。 夏玉米主要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播种时间拉得较长,最早的从 6 月下旬即开始播种
前生产上种植的甜玉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普通甜玉米,果穗为圆筒型,每穗行,籽粒方型,皮较薄,含糖量较低,风味佳。 主要用来加工成粒状或糊状罐头。 二是超甜玉米,果穗为长锥型,每穗行,籽粒较长,皮较厚,含糖量高,风味稍差。 三是加强甜玉米,它综合了前面两种甜玉米的优点,含糖量高且风味好,耐贮存,加工用途广。 高 180 厘米,穗位高 花吐丝采收集中,穗长 米,横径 米,平均每穗 15 行
1、键环节:适期防控,对症施药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及多样化的加工产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发展迅速。 但由于超甜玉米植株含糖量较高,易受较多种类和数量的病虫为害,而且常常分期播种,病虫世代交替现象十分普遍,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实施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并降低污染和玉米农药残留量
1、、速冻保鲜。 甜玉米果穗采摘后,剥去苞叶,用沸水煮 12 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冷却,沥净水分,将每个果穗单独装入定做的聚乙烯袋内,然后放入40的冷库内速冻 48 小时。 最后将速冻的果穗装入箱内,放在冷库内贮藏即可。 此法可贮藏 2 个月。 2、真空保鲜。 先将甜玉米苞叶、花丝及果柄除尽,随后剔除腐烂变质、有虫害、有损伤、过嫩或过老的玉米棒,再用自来水冲洗,分类分级放入塑料周转筐内备用。
1 号是 2002 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 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 2003073特征特性:株高 196 厘米,穗位高 5972 厘米,保绿度 穗长 米,穗行数 1214 行,穗粗 米,行粒数 ,籽粒黄白色,籽粒深度 米。 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 73 天,出苗至籽粒成熟 90 天。 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 102 天,需有效积温 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