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病
楼板裂缝防治 3 楼地面渗漏防治 4 外墙渗漏防治 5 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通病 6 门窗渗漏防治 7 屋面渗漏防治 8 水暖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
)6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 (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蚊袁熙抛护驰向肿霞阐游雅战汤赞屉装耶迭诸魂仟啥刷必绍嘻魏乓短反受浇哨邦另级霜渝弯茹焕报雹雷融涎扫代瘟千暗淀家晦侩翁淹岳雀痕干割办 原因分析
质量通病预控方案 织专家评审论证。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技术交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将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工艺做法具体落实到实施班组中,是操作工人施工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依据。 技术交底应有针对性,对关键、重要点、疑点、难点、要求点进行详细描述,各个技术交底应有本工序施工的质量通病预控措施,技术交底应在工序开始前进行,防止流于形式、事后弥补的做法。 技术
、计算,并控制适当的进尺。 若已严重糊钻,应停钻提出钻头,清除钻渣,冲击钻糊钻时,应减小冲程,降低泥浆稠度,并在粘土层上回填部分砂、砾石。 如是坍孔或 其他原因造成的埋钻,应使用空气吸泥机吸走埋钻的泥砂。 提出钻头。 4掉钻落物 钻孔过程中可能发生掉钻落物事故。 ⑴掉钻落物原因 山西 中南部铁路通道 ZNTJ21 标段 质量通病及防治 15 ①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超负荷或疲劳断裂。
整。 排水沟设置合理。 边坡局部处理。 13 第二节 地下防水工程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地下室底板渗漏水地下室地面潮湿,严重情况还会有积水 1)底 板砼抗渗达不到设计要求;2)底板砼在浇筑过程中存在冷缝; 3)底板砼浇捣不密实; 4)底板存在贯穿裂缝。 5)砼受高温影响。 预防及纠正措施: a、砼在拌制过程中加入的外加剂品种、质量、数量应按照设计或配合比的要求,并由专人负责; b
降水设备的管道、部件和附件等,在组装前必须检验和清洗,并妥善保管。 对曾经使用过的管道、部件和附件等,还必须除去锈屑、垃圾和淤泥,并用压力空气或压力水冲洗干净。 应特别注意 井 点滤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网孔破损,绕丝走动,如果沉放前没有及时修补, 13 将会造成滤管淤塞、泥土流失、地面沉陷等 不 良后果。 (6)灌填砂滤料后,应规定及时洗井和试抽,可以破坏成孔时在 孔 壁形成的泥皮
, 锚头拉脱 、 腰梁扭断 、 开 裂是受到复杂的扭 矩拉力所致,直至整排桩被巨大 水平推力所破坏。 (三) 防治措施 : 锚杆 长度时 , 现场应认真 核 查计算书, 避免错误 ; ( 如 图 7) , 提早 发现计算上可能出现的错误 ; ,第一层 锚杆的锚固 长度非常关键, 应特别重视。 9 二 、 锚杆不起作用,桩折断,支护结构倒塌 (一) 现象 : 基坑较深 时 ,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后不久
,不可能实行更换或重做,没有合格质量的成本、进度管理再有成效也绝不是社会需要的产品,所以,为保证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贯穿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第一要务。 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涉及建设、监理、勘察 、设计、施工等责任主体,地质、天气、 4M1E、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影响因素。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方案决策、设计阶段等环节,建设、监理、勘察
凝土。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 合适;混凝土 下料高度超过 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 下部浇完间歇 1~ 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 用1∶ 2或 1∶ ;较大蜂窝
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 10 模板水平、竖向位筒准确。 (2) 根据混扳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3)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