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病
统,并采用专用胶粘剂粘结,且必须对饰面砖进行粘结强度现场拉拔试验。 当外墙采用薄抹面涂料饰面时,底层墙体必须采用嵌贴块材的防碰撞措施。 10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控制 措施 —— 结构专篇 一、 基础工程 桩基工程,设计应在施工图纸中注明桩基施工允许偏差值(偏差值详《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20 表 和表。 ) 工程桩的单桩承载力检测和桩身质量检测 应在 施工图中应注明
土初期经常保持一定湿度,能加速结硬过程的形成);灰土强度形成过程中,一系列相互作用都离不开 水。 ( 2)取来的士料过湿或遇雨后过湿都应进行晾晒,使其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行加灰掺拌。 如拌和后的灰土遇雨,也应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如灰土搁置时间过长,还要经过试验,如果石灰失效,还应再加灰掺拌后碾压。 八、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石灰粉煤灰砂砾
小于 4 ㎜ 178。 ;连接螺栓必须紧固可靠,锁紧垫圈使用正确、齐全。 3、开关、插座面板安装固定不牢;采用加长螺钉,螺钉紧固致导线接头绝缘损坏。 防治措施:( 1)开关插座盒预埋安装,应事前根据墙面装饰抹灰厚度在墙体上 “贴饼 ”、 “充筋 ”,控制开关插座盒预埋与墙面的距离; ( 2)进场抽样检验开关插座盒的质量,盒两侧螺丝固 定件应满足面板螺丝紧固要求。 可按规范规定做拧紧和退出试验。
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 (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蛤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
足设计边坡要求。 ⑸检查回淤厚度 基床抛填施工前进行基槽回淤检测,检测采用水下取样筒取样和潜水员探摸相结合的方式 ,确认基槽回淤情况。 回淤物以ω > 150%、γ > ,当厚度 >。 ㈡ 基床抛石、夯实质量控制 基床夯实质量的高低是码头沉降、位移控制的另一关键控制点,本工程对基床夯实的控制要点如下: ⑴把好原材料关 关键是控制块石的规格和材质。 为保证 10kg~ 100kg 的规格块 石
4 小于 ㎜部分与沥青用量比例超标。 5 试验方法不规范。 预防措施 1 选用合格的原材料 2 严格控制好沥青用量,确保油石比符合要求。 3 规范油石比检测操作方法。 沥青面层宽度不足 形成原因 1 偷工减料 2 摊铺机未调整好。 预防措施 1 做好施工放样。 2 调整好摊铺机的宽度。 面层取芯 孔未及时填补 形成原因 疏忽或重视不够。 防治措施 及时填补上相同配合比的沥青砼或水泥砼
形成原因: 1)交叉施工,运料车行驶滴油洒料造成路面被污染。 2)其它工程施工产生的砂浆污染。 3)中央分隔带回填土或进行绿化工程时将土洒落到路面上造成路面污染。 4)各种施工机械柴油泄漏。 5)绿化浇水产生泥水污染。 防治措施: 1)实行路面交通管制,规范施工车辆行驶路线,禁止车辆滴油洒料。 2)边坡、压顶、隔离栅施工时,中央分隔带回填土或进行绿化工程时都应在沥青路面面层上垫彩条布隔离。
墙身受较大的剪力,造成砌体受拉力的破坏。 ( 2)窗两侧墙受力后,沉降值较大,窗下墙沉降值较小,造成裂缝。 ( 3)砌筑的砂浆标号太低,墙体整体刚度不够。 ( 4)窗台未采用现浇砼窗台 治理措施和操作方法 ( 1)为了增强墙体的整体性,砖墙体采用 M5 混合砂浆砌筑,砌筑时确保砂浆的饱满度,竖缝也必须饱满,窗台处设置通长梁或板带,砼为 C20。 ( 2)顶层粉刷时,砂浆中掺入抗裂纤维,避免
砌筑砂浆饱满度 不符合规范要求防治监理监控要点: 饱满度不足的主要因素有: 1)砂浆自身质量(和易性、稠度 等。 ) 2) .砌筑工艺和方法。 3)砖含水量及 养 护 情况。 4)构造措施等。 为有效控制砂浆饱满度,必须从材料和施工两方面来采取措施。 : 1) 砌筑砂浆宜优先用预拌砂浆,预拌砂浆的性能应满足莎江苏省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预拌砂浆技术规程》 DGJ32/J13 的规定。 加气混凝土
装质量通病防治。 主要防治 监督措施 按照设计单位交底的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提出具体要求并并 编制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上一道工序不合格是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对输变电工程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整试验的重要工序和关键部位旁站监理,加强工程质量的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已完成质量旁站 59 次见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