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
回收率增加 %,但对粗精矿的品位影响不大,且最后一次 2 分钟的粗选铜矿物的上浮量明显减少,因此粗选浮选时间定为 6分钟较合适。 经过两次扫选后,再进行第三次扫选,铜的回收率只是提高了 %,且品位较低,因此选定两次扫选,每次的扫选的浮选时间为 4 分钟。 图 55 浮选时间试验流程图 1+1+2+2 66% 原矿 混 精 1~4 丁黄: 80 2油: 50 2+2 中矿 1~2 中矿 3~4
......................................................82 矿山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82 主要建(构)筑物 ..........................................
资供应和通信、电力保障。 卫生医疗救护组。 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和转移治疗。 善后处理组。 负责遇险遇难职工家属的接待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安全保障组。 协调当地警力对事故地点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维护治安,保障道路交通畅通、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事故调查组。 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写出书面材料,开展事故调查。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 检验压实度 每一压实层均应按检验标准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 否则应采取措施进行补压,到合格时为准。 现场大规模施工,检测压实度宜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 土质路床顶面压实 完成后进行弯沉检验。 d) 零断面施工 零断面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施工时首先检查该处土质情况,发现不良地基及时报请设计单位、监理共同解决。 当地基土质良好时则把原地面挖成内倾 2~
平衡锤,并布置供水管、排水管、风管、电缆等,副井担负全矿的进风,副井与各个中段采用石门连接,井下各中段及分段矿石、废石由铲运机直接运往主溜井和废石溜井,在45水平设置破碎硐室,经破碎后矿石经50m水平转运皮带运至成品矿仓,再经80m装矿皮带将矿石送至主井箕斗计量硐室,最后由箕斗提至地表矿仓。 斜坡道采用辅助斜坡道开拓系统,斜坡道不直接连通地表,而是通过各个中段、联络巷、凿岩巷道、回风平巷连接地表
, 50m标高以上。 采用平隆溜井方式开拓,沿 173m标高往东开凿一运输大巷。 在 173m中段往上和往下分 别开凿斜坡道,以勾通上下各中段,形成运输、通风、供电、供风系统。 第三节:采矿方法及采矿设备 为尽量节省切割工程量,提高采矿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采矿成本,以及改善井下采场通风作业条件,该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 使用 YGZ- 90 型独立回转凿岩机凿岩、 BQF-
需要 目前, 矿区开发没有一个统一的合理的开发方案, 村民盗采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不 能很好 地 节约利用资源,而且矿山生产安全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矿区适合于以主矿体为主、兼顾次要矿体的统一开发方式。 因此通过招拍挂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资本进行资源的综合开发,是较好实现规范开采的手段之一。 ⑶ 市场需求的需要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
机,关闭充气阀门,药剂添加搅拌指定时间。 按照浮选时间用刮板将浮起的泡沫刮出。 将浮选出来的泡沫产品经 过滤、烘干、称重、 制样,槽中的尾矿用虹吸管抽出一部分去过滤、烘干、制样,其余的尾矿则直接倒入尾矿槽中,将制好的样品送去化验。 并把试验所得数据记录于表 3 内。 试验方法 :开路试验如下图: 11 表 3 选矿试验原始记录表 试验时间 变动因素磨矿细度 产品名称 产率(%) 品位 (%)
......................................................82 矿山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82 主要建(构)筑物 ..........................................
厚度大于 300米,其岩性:下段( S3s1)为灰绿黄褐色粉砂岩、石英砂岩,斜层理发育,由上往下泥质增高,粒度变细,厚度大于 150 米;上段( S3s2)为中厚层状含铁质石英细砂岩、泥质粉砂岩。 猪肝色带褐色,以其颜色和含铁质作为与泥盆系划分的标志,厚度 20— 50 米,本组地层厚度和岩相变化不大,矿区中部和深部蚀变强,颜色变白,粒度变细,硅质成分增高。 与上覆地层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