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
,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 长线交于一点,这 个点叫做 焦点。 焦 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做 焦距。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光心 0 主光轴 F F 焦点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由 光路可逆原 理可知,射向 凹透镜 对方焦 点 的光线经凹 透镜折射后将 平行 于主光轴 射出。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课堂练
cm 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 20 cm 9 cm 10 cm 到 8 cm 之间 9 cm 到 10 cm 之间 ,当烛焰离透镜 12 cm 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 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 cm cm cm cm ,当物距为 3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 图 331 图 332 图 335 2 的实像
来吗。 找出的像和蜡烛比起来,大小有变化吗。 既然有变化,那我们就针对这种变化,进行我们的实验。 大家等得很着急了吧,那心动不如行动,马上拿起你们面前的器材,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步骤开始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究吧。 并将你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入手中的 表格。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请 2 个组的同学分别起来告诉大家,你们的实验数据。 学生进行阅读
一倍焦距处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处是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020/12/30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 两 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 同 侧。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2020/12/30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怎样变化的。 物近像远像变大 2020/12/30 规律精炼 物在外像在间,物在间像在外; 一倍焦距分虚实
2 实验时注意分工合作 ,边实验边记录数据 ,并填入表格 . 实验步骤 ( 1) 把蜡烛放在 U2f 的地方,移动光屏,直 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V2f 2fVf Vf f f 2f 2f 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并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记下像距,观察成像位置在 V2f,还是2fVf,还是 Vf。 ( 2)再将蜡烛放在 U=2f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 3)再将蜡烛放在
取下光屏,在光屏处直接用眼睛观察,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这个像和前两次成的像有什么区别。 教师介绍实像和虚像: 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 看到了正立的放大像,却无法用光屏承接,是因为在成像的位置并没有光线在那里会聚,只是我们感到光线是从那里射出来的,是虚像;倒立的像则不同,在像的位置真的有光线在那里会聚,可以用光屏承接,像这样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猜想:是什么原因导致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的实像最小 图 335 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 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 20 cm 9 cm 10 cm到 8 cm之间 9 cm到 10 cm之间 ,当烛焰离透镜 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 cm cm
距。 D. A端粗, B端细, A端的像到镜的距离大于 2倍焦距。 课前热身 B 【 例 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已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45 176。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176。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_______,折 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图 124 典型例题解析 450 300 【 例 2】 如图 125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
像 v> 2f 投影仪 u= f 不成像 u<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u 放大镜 运用成像光路图探究透镜成像规律 作物体经过凸透镜后的成像光路图,关键是找到特殊点和 特殊光线,特殊点包括物体的顶端和底端,特殊光线包括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过光心的光线。 物体垂直于主光轴,所以像也垂直于主光轴。 底端在主光轴上,只需找出顶端的像点,然后过像点作主光轴的垂线即可,垂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底端的像点。 当
侧正, 物 近 像 近 像变 小 , 物 远 像 远 像变 大。 倒立的像都是实像; 正立的像都是虚像 凸透镜成像题目分类训练: 一、凸透镜成像与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焦距是 8cm,物体放在距透镜 20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 的 像,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若把物体放在 12cm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可在透镜上得到一个 、 的 像,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