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位
( 1) 例 1 里的差加减数和,是怎样的算式。 ( 652+ 326) ( 2) 让学生算一算,观察和例 1 的联系,引导学生得出: 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利用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的规律,可以验算算得对不对。 就像例 1,算出 978 减 326 的得数 652,要检查做得对不对,就可以用差 652 加减数竹 26,结果等于被减数攵 8,说明例 1 算对了。 现在我们来计算例
节。 (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先通过复习数的基础知识,为“退一作十”算理做好理论基础;再通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既可以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我会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再配上欢腾的音乐导入新课。 同时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我会放手让学生讨论“如 何计算 5618”,再汇报讨论结果。
同学正确、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1 减 7 丌够减,从十位退 1,在个位加 10 再减, 11 减 7 得 4,在个位上写 4;十位退 1剩 2, 2 减 9 丌够减,从百位退 1,在十位加 10 再减, 12 减 9 得 3,在十位上写 3,百位 4 退 1 剩 3,对齐百位写 3) 请同学判断黑板上癿三个算式哪个正确,再引 导同学找出另外两个竖式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2.教学例 5: (1)板书例 5 (2)掌握拨珠方法,初步感知算理。 引导同学借助例 5 计数器图,分组认论在计数器上试拨,并要求同学边拨边说拨珠方法。 同学分组认论、试拨。 教师巡视,重点协助有困难的同学。 引导同学汇报、认论、试拨的情况。 个位:个位上的 1 减 7 不够减,从十位上退 1 作十,也就是从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在个位上拨上 10 个珠, 10 个珠和原有的 11 个珠合起来是
昨天让学生进行预习后,学生大致有了了解,我让学生合起书本,自己想办法解决 335—123=。 (本)。 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分析上,并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在反馈中,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掌握两种方法。 但是对于减法的验算问题,有部分学生想当然的采用加法的验算方式,在我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本 P52 后,我让学生自主总结减
46 1 47 47 169=7 40+7=47 109=1 46+1=47 算算我能行。 764= 573= 675= 325= 469= 578= 72 54 62 27。
• 175= 141= 152= 检测: 11+4= 152=。
,我准备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开展本课的探究) 二、说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教师借助媒体出示学校图书室借书情境图,结合情境图出示两位数减两位数、整百数减整百数的10 道口算题,让学生直接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这里让学生在情境中复习,既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温习了减法的算理。 )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68=8 4010=30 8+30=38 ( 4)方法四:(黑板上板书)竖式 5 6 — 1 8 3 8 ( 5)师:计算竖式,个位 6 不能减 8,你是怎么算的。 ( 6)小结: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我们可 以向十位借 1 个十,和个位上的 6 合起来继续减,为了清楚的让大家看到我们借了 1 个十,可以在十位 5 的头上点个圆点。 这个圆点叫“借位点“。 ( 7)师:如果,我们竖式从十位算起
注意什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 学生能借助小棒、计数器 , 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10,要向十位进“ 1”的道理。 2.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的算理。 四、教学具准备 投影、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