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
11 / 25 户结成一对一的帮扶。 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分别指定了帮扶工作联系领导和联系人,领导干部和职工直接联系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 单位帮扶全覆盖。 乡白腊园村有一个县级部门 (县政协 )、一个帮扶牵头单位 (县养路段 )、两个协助单位 (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 ),各帮扶单位按照县委的要求各自履行帮扶职责,并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全力以赴进 行帮扶,实现了单位帮扶全覆盖。 驻村工作组全覆盖。
x 城投公司在 xxx 乡(镇)投资建设的 70 兆瓦光伏基地带动贫困户 136户; 2017 年实施一村一品项目 4 个,覆盖全乡(镇) 4 个贫困村,每个项目资金为 50 万元,合计 200 万元。 目前项目均已实施,预计 2017 年 12 月中旬竣工,投入使用后确保每个村集体收益不低于 3 万每年(最高的 11 万每年)。 五、脱贫攻坚十大扶贫工程及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产业扶贫实施情况。
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 区、镇、村党员干部四级联动。 农村党员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机关党员的指导得到有效解决;机关党员的致富好点子在农村党员的实施中得到行动检验。 **村年富力强会管理的党员,积极领办种 植合作社,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短平快农业项目、无劳力的贫困户申报社会低保、因学因病致贫的申请政府扶助„„等等,确保每一户都有切实可行的脱贫途径。
3 / 6 开展扶志培训教育、文化宣传、文艺创作和文体活动,办好美德文化墙,弘扬扶贫帮困美德、自强自立品质。 悬挂一批宣传标语,在主要干道和人口聚集区书写、悬挂、张贴脱贫攻坚标语,营造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浓厚氛围。 开展一轮思想教育,整合力量扎实做好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精神脱贫宣传教育工作,着力解决 ” 干部热、群众冷 ” 的问题。 组建一个自治组织,创新管理机制,依靠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
移民、贫困户创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及个体工商户发展,繁荣镇域经济,有效推进增收致富。 (三)硬件扶贫: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2020 实施金星、民主、联合 13 公里乡村道路硬化;实施胜利、金鸭村金土地工程,进行道路硬化 、土地整治、水利项目建设;实施新光村工赈项目建设,开展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农田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根据脱贫调查摸底, 2020 年规划农村危房改造
分利用市级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县财政更多的资金扶持,重点抓好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和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扶贫,同时抓好贫困户节日慰问、小额扶贫保险、资助贫困学生就学等。 3 贫攻坚。 积极争取县财政局、县农委、县水务局、县交委、县林业局等县级部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人饮安全资金、交通发展资金、农村危旧房屋改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巩固退耕还林资金等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户解决 “八难 ”,实现贫困村 “八有
,形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逐步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层级,形成强烈反响,营造勤劳致富受尊重的社会氛围。 (四)探索道德评议模式。 紧紧依靠群众力量,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妥善化解群众中的矛盾和问题,带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环境。 紧密结合村情民情、村风民风实际,充分运用群众工作方法,依靠村民自治组织,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探索建立道德评议模
准贫困户发展高山生态生猪,动员有发展意愿的精准贫困户加入养殖队伍,并与养殖户签订生猪回收协议。 以年投入奖励扶助资金 8000 元为基数,发展生猪 40 头,出栏出售 150斤以上生猪,每头奖励 200 元 ,以合作社回收为准,据实奖补,带动10 户困难群众罢脱贫困。 : “1+1+n”** 中蜂养殖示范工程(即 1 名贫困党员、 1 个公司
帮扶贫困人口共 138 人,一般贫困户 11 户、 37 人,低保贫困户 35 户、 101 人, 43 户为 2017年预脱贫 ,3 户为 2018 年脱贫。 本数据统计仅限人社局帮扶人及帮扶户。 ( 1)按贫困户属性划分 大庄村:五保户 11 户 12 人,低保贫困户 20 户 70 人,一般贫困户 20 户 72 人。 土山村 :低保贫困户 16 户 52 人,一般贫困户 8 户 25 人
高的贫困户在搬迁后 10 日内拆除旧房的,可在各安置区优先选择安置房;整寨搬迁中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原居住房屋较好且在搬迁后 10 日内拆除旧房的,可在经开区明田片区优先选择安置房;在搬迁中起积极带头作用的贫困户,协助做好其他搬迁群众三户以上思想动员工作并实现搬迁的,可在各安置区优先选择安置房。 三是加快 “ 一申请两协议 ”的复核。 由各镇(街道)负责作好宣传发动,实行责任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