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
开展柴草清理和村内环境卫生治理。 在县上联系单位的帮助指导下, **村迅速行动,组织党员带动群众,投入到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之中,对于上级部门实地踏勘移交 **村的 6个环境卫生 问题,自查发现的 36个环境卫生问题,及时分析成因,多方了解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是坚持问题为导向。 针对村四周生活垃圾成堆,房前屋后 “ 三堆 ” 成灾,田间地埂废旧农膜随处可见等问题,下大力气进行重点整治
设丁里镇丁里村、白土镇白土村等十四个农民文化乐园。 全县所有行政村配置农家书屋和音响电视等文化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驻村帮扶 我局委派孙晓丹、赵华同志常驻酒店乡酒店村、石林乡崔阁村,负责日常帮扶工作,确保专人抓 落实。 酒店村总面积 平方公里,耕地 5194 亩,总人口 1410户 4662 人,下辖 9 个自然村,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561 户 1339人,其中未脱贫户 43
了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整村 脱贫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整村脱贫所取得的成效只是阶段性的,今后的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县整村脱贫在客观现状、扶贫环境和具体工作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我县属老、少、偏、山、穷地区,贫困村大多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
,实施好包扶工作,按时完成脱贫任务。 (九)包户干部主要职责:深入贫困户对接,查找致贫原因;根据致贫原因,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准确填写贫困户的户情档案、脱贫明白卡、贫困户手册等各类到户档案;跟踪协调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各类到户项目、政策的落实;定期走访贫困户,及时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包户干部每月至少深入所包贫困户 12 次,并做好工作日志,作为考核依据。 (十)驻村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
标 立方 米。 五是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开展林农技能培训,提高林农生产技术水平。 在 5 个镇办、 22 个村、 1 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林业科技和农民技能培训,共计培训 901 人次,发放资料、工具901 套 ,并按每人 20 元 /天为与会农民发放了误工补助;推荐了林业科技特派员 6 名,已上报区委组织部。 六是积极促进生态旅游扶贫,鼓励 **森林公园景区周边贫困户发展自主产业
“ 奔小康 ” 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保障兜底、改善设施等措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另一方 面要坚持多条腿走路,大力发展增收致富的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加快同步小康进程。 在这样的形势与要求下,我们感到有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首先,信心来自上级的关心支持。
,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240 个,间接带动就业 万人。 大力推广 “ 塘约经验 ” ,按照 “ 支部 +合作社 +企业 +农户 ”“ 支部 +农户 ” 等模式,合理界定和保护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在产业链条中的地 位和利益,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进一步深化农村 “ 三权 ” 促 “ 三变 ” 改革工作。 (三)易地扶贫搬迁大决战。 9 月 30 日前,涉及县(自治县、区)完成
法》相关规定。 (四)集中开展 “ 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 行动。 全面落实《 **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执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用 1 年左右时间,集中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突出问题导向,落实举报追查制度、通报曝光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用重拳、出实招,切实解决好扶贫领域存在的 “ 四个意识 ” 不够强 、政策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不规范、帮扶工作不扎实
座,公厕 1 个,太阳能路灯 30 盏,垃圾转运设备 1 套(垃圾桶 50 个,手推车 2 辆)。 截止目前,已到位垃圾桶 30 个,手推车 2 辆。 其余项目均未落实。 下步我镇将继续以项 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村级基层设施建设,在巩固已建成项目的基础上,做好项目谋划,加快产业发展必须的水、电、路建设,优化发展条件,确保各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村环境再上新台阶。 国标出列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以 “
,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一个环节都不能漏,完善好贫困户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加快建立旗扶贫数据库,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旗有数据库,实现底数清、数据准、信息一致。 二要开展精准帮扶。 坚持巩固脱贫成效与强化攻坚同步推进,逐村逐人把脉问诊,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方案,做到产业帮扶、生态脱贫、金融支持、住房改造、医疗保障、教育扶持、低保兜底等政策真正实现对号入座、精准滴灌。 要围绕 “ 三率一度 ”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