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保温
、质量要求 各项材料、产品检验报告 产品出厂合格证 监理审核开工申请单 施工过程监理 检查基层处理、保温板粘贴及固定、铺设网格布、底层抹灰、面层装修等 承包人填报分项质量验收通知单 监理 现场检查、检测 监理 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单 根据合同条款、规范及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 3 基层处理 ( 1)基层应坚实、平整、清洁,无油污、脱摸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 物; ( 2)凸起
踪分析,对症查找问题,及时反馈解决,确保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研究建立用电量、税收、中长期贷款、实际利用外资等关联指标体系,科学分析全县投资质量结构,切实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三是全力做好未批先建项目的入统计库工作。 全县上下按职责分工,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推进情况,做到全面具体,无遗漏。 认真分析项目未入库原因,推进入库要件的办理。 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度大于等于 50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 级。 高度大于等于 24m 小于 50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 A 级或 B1级。 其中,当采用 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高度小于 24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级。 其中,当采用B2 级保温材料 时
固定装置 钢筋网承托件、机械固定件防锈处理及清理 安装 EPS 钢丝网架板 抹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层 埋贴玻纤网格布 抹聚合物砂浆薄面层、验收 配面层涂料 配保温专用面砖粘结剂、勾缝剂 喷、涂面层涂料或粘贴面砖 清理饰面层 14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点及 质量目标值 质量控制点 (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设置质量控制点就是要抓住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见表 1
方法 一、原理: 根据工程实测的围护结构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厚度,通过计算得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K)、热惰性指标 (D)或内表面最高温度。 二、检测抽样方法 1.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检测抽样:在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同一保温构造体系的保温层按本导则的 5. 0. 4条进行。 2.保温层材料的厚度检测抽样:在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同一保温构造体系的保温层随机抽取 10 处 检测保温层材料的厚度。
D 外保温工程施工防火安全验收记录填写。 当 外保温施工的有关资料经审查全部合格,现场检查或抽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防火安全验收方为合格。 17 附录 A: 防火界面处理后的保温材料防火性能 着火危险性试验 方法除应符合 GB/T 8626 的规定 外 , 尚应符合 如下 要求 : 1 试样制备:现场取样切割成尺寸为 450mm600mm实际厚度的样品,每组试验准备 6个试件 ; 2 试验步骤
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高度小于 24m 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2级。 其中,当采用 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 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 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 3mm。 (四)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
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系统防水及特殊部位的处理 ( 1)在遇到窗门洞口时,板材长度、宽度按墙体部位现场确定玻棉板的长宽。 ( 2)防水防潮:每块玻棉板用塑料袋小包装,安装前检查塑料袋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附加好的小塑料袋;在玻棉板施工完的顶部未挂石材打胶之前,用塑料布苫盖好,防止下雨渗漏于玻棉板内侧;玻棉板转角处裸漏玻棉板的部位,使用与面层同等材质的铝箔条粘贴牢固;石材接缝处打硅酮密封胶必须严密
定为辅的粘锚结合的方式。 发泡水泥板与基层墙体应采用满粘法并设置支撑托架的方式固定;锚固件每平方米不应少于 8 个。 建筑物从首层开始应设置支撑托架,且每三层楼应设置一道,支撑托架具体规格尺寸有保温层厚度确定;托架是由两个经防腐处理的膨胀螺栓与基层墙体固定。 具体布置详见图 7。 图 支撑托架布置图 发泡水泥板应由勒脚部位开始,自下而 上,沿水平方向铺设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排列
级保温材料。 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第七条 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 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 第三章 屋顶 第八条 对于屋顶基层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 的不燃烧体的建筑,其屋顶的保温材料不应低于 B2 级;其他情况,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 级。 第九条 屋顶与外 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