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以演绎推理为主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思考、观察、讨论,伴以读图、析图、写遗传图解等训练,来培养学生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规范性的养成,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五、 教学过程 在回顾 分离定律的基础上,沿孟德尔的探究思路,通过问题( 复习一对相对性状在杂交中的分离现象,引入两对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
9/16黄色圆粒 3/16绿色圆粒 3/16黄色皱粒 9 : 3 : 3 : 1 黄色 :绿色 接近 3:1 圆粒 :皱粒 接近 3:1 粒形: 粒色: F2性状表现种类和数量的关系: 性状表现分析 F2性状表现总结 3/4圆粒 1/4皱粒 Y_ R_ Y_ rr yyR_ yyrr rr rr R_ R_ yy Y_ YYRR 4YyRr 2YyRR 2YYRr YYrr 2Yyrr yyRR
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 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 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 1。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结合图 1- 5 讲解孟德尔的解释 P: DD
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的。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 F2中还会出现 3:1的性状分离吗。 思考 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一)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YyRr yyrr 1 ∶ 1 ∶ 1 ∶ 1 种植实验 另 :其它六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其它生物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组合定律的实质: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的过程中,而发生自由组合。 巩固练习:
子 __________。 互不干扰 分离 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不相 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_______, ____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 _____遗传给后代 成对存在 融合 分离 分离 配子 自由组合 定律 杂交实验 理论解释 (假说) 测交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娘。 ”放到这个段落的前面或者后面,感受这个句子在不同的位置表达上的特点。 (设计意图: 文中的小姑娘是课文的另一个主要人物,课文用整整一个自然段写出了小姑娘身体虚弱,病得不轻,并且用“多可怜的 下姑娘。 ”一句概括了小姑娘当时的境况,课上,要求学生将这个句子放到课文的开头或者结尾,目的是训练和告诉学生,同一个句子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其表达的效果也有些许的不一样。 ) 3.
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 细读课文, 1 到 8 自然段 ,体会情感。 前四颗小豌豆和第五颗小豌豆对比,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前四颗豌豆都是为自己,而第五颗豌豆为别人。 从五颗小豌豆不同的语言中,你能看出它们什么样的性格 第一颗小豌豆独立性强 第二 颗小豌豆骄傲自大 第三四颗小豌豆满足现状 第五颗小豌豆有爱心,乐于奉献 学生细 读 12 到 21 自然段。 1
豌豆的愿望是什么。 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说明: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四、作业 学生抄写生字 总第 48 课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内容 教 学 过 程 教学随感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一颗小豌豆》。 喜欢这个故事吗。 大声读课题。
泼、热情、乐亍帮助别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随着著名的童话故事而自然的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不思考,从中感悟小豌豆活泼、热情、乐亍助人的良好品质呢。 这是全文教学的重点不难点。 这是一篇长课文,涉及到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其中,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又十分深刻,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面面俱到地迚行教学,就犹如蜻蜓点水,造成教学重点丌突出,主攻目标丌明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