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1、亩豌豆每年可从大气中固定游离的氮素 斤,因而适宜于与其它作物进行轮作栽培。 栽培豌豆分为谷实豌豆与蔬菜豌豆两大类。 豌豆可秋播也可春播,特别适于做旱地绿肥,也适于稻田翻耕整地播种。 豌豆根系在食用豆类作物中相对较弱,根群较小。 播种前进行深耕细耙,疏松土壤,有利出苗整齐,根系发育,增强抗逆力。 播种前精选种子,去掉虫蚀和不饱满的籽粒,晒种天,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采用条播和穴播方式播种。
1、侧根稀疏。 在疏松、深厚、肥沃的土壤中,根系可深达 1,但一般根群大都分布在 20 厘米左右的土层中。 豌豆根瘤发达,通常数个聚在一起,固氮作用明显。 根系对土壤贫瘠有较强的忍耐力。 茸毛,披蜡质,按其习性有矮生、半蔓生和蔓生之分。 矮生种一般茎高 66 厘米左右,为早熟的小荚种。 半蔓生的蔓长 66110 厘米。 蔓生种的蔓长 110220 厘米或更长,分枝和结荚多,荚和豆粒均大
豆糕:产品特点:五色分层、甜香适口。 原料配方:豌豆 500 克,豆沙馅 200 克,白糖 100 克,糖桂花和黄色素少量。 工艺流程:豌豆浸泡去皮蒸煮成泥成型。 制作要点:浸泡、蒸煮:把豌豆洗净,用开水浸泡 20 分钟以上,剥去皮放在盘里,加 800克水,滴上少许碱水,上笼蒸 15 小时,待豌豆酥烂后取下冷却,冷却后用网筛擦成泥,用白布包起压干水分,加上一半白糖和色素,搓匀后放入冰箱冰镇30
1、波市春季栽培的(耐热品种)在 2 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栽培的在 8 月中下旬播种,越冬栽培的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播种,早春保护地栽培的在 12 月中旬至 2 月上旬播种。 豌豆发育早而迅速,播种后 6 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长到 68 厘米,播后 10 天在幼苗刚出土时已生有 10 多条较粗的根系,20 天刚展开 2 个复叶时,主根长达 16 厘米左右
1、温暖和湿润的气候,不耐炎热干燥。 圆粒种豌豆的耐寒力强于皱粒种豌豆。 种子发芽的始温圆粒种为 12,皱粒种为35,但低温下种子发芽缓慢,而在 1618时,46 天就能出苗。 幼苗耐寒力较强,能忍耐5低温。 苗期适宜温度为 1520,温度高特别是夜温较高,花芽分化节位高,开花结荚延迟。 开花的最低温度为 812,开花结荚的最适宜温度为 1518。 豌豆花和嫩荚都不耐低温,如果降到 35
1、豆彩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发生。 又名豌豆潜叶蝇,主要为害甜豌豆、荷兰豆、蚕豆、扁豆、菜心、白菜、生菜、茼蒿、长叶莴苣、苦菜、樱桃萝卜、樱桃番茄、马铃薯、西瓜、甜瓜等名特优稀蔬菜。 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在叶片组织中潜食叶肉,形成迂回曲折的隧道,仅留上下表皮。 严重时全叶枯萎,不仅直接影响叶片的商品价值,还影响寄主的果荚、果实或种子质量和产量。 幼虫发育成熟后在叶片内化蛹
1、、 号,其株高 4050 厘米,一般单株结果58 个,从出苗至成熟 66 天左右,抗寒、耐旱。 距 2730 厘米。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 随起垄每亩施农家肥 34 立方米,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含量各 15%)4050 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510 日播种,亩播种量 1520 公斤,条播行距 30 厘米,覆土厚 3 厘米,及时镇压,亩保苗 5500060000 株为宜。
蔓和种荚。 叶片受害,初期在叶面上产生白粉状淡黄色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的粒斑,并相互连合成片,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则呈褐色或紫色斑块。 叶片严重发病后,迅速枯黄。 茎蔓和种荚受害,也产生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使枯黄坏死。 豆白粉病在广西无明显越冬期,而是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在其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 豌豆白粉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 13 科 60
嘴豆根腐病的防治 豌豆、鹰嘴豆根腐病主要发生在森林线以下的浅丘陵地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苗期受害最重,死亡率也最高。 一、发病症状苗期根部发病时,地下根茎呈褐色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大,往下延伸,并环绕根茎,颜色也随之变黑,地上部叶片从下向上逐渐变黄,枯焦,最后死亡。 进入成株期后,遇连阴雨天,土壤湿度增大时,病部迅速扩散蔓延,其根部全部变黑,致使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据调查
1、脆皮”“甜脆皮”属早熟矮秧食英品种,株高 5080 厘米,全生育期 90 天,每株结英 510 个,每英 56 粒,茎蔓生,花白色,种子为园校形有皱呈黄绦色,百粒重 18 克左右,鲜英肉厚多汁,清脆香甜,品质超过荷兰豆,是一种新型绿色保健营养蔬菜,亩产青英约 1500 斤左右。 生育期间要求凉爽而湿润的气候,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 612,最低 12。 在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的条件下易烂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