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叶和绿色子叶;羊的白毛和黑毛;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相对性状七对相对性状 人工异花传粉(杂交实验) 结果 : (高茎 ) ,且分离比为 3:1。 P: 高 矮 │ ↓
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 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 1。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的问题,强化对概念的学习。 5分钟 结合图解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概括孟德尔假说的要点。 (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 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豌豆的加工一、干豌豆制作过程:将豌豆去掉豆荚。 将豆粒放进沸水中漂烫 45 分钟,取出冷却,沥水,摊在烘筛上。 温度先掌握在 3540,后可升到 5560。 烘制时间约需72 小时,烘干即可。 豆粒越嫩,温度越低。 二、青豌豆罐头1、原料选择:在开花后的 2025 天及时采收青豌豆,适时采收对保证青豌豆罐头质量非常重要。 宜选用白花种豌豆。 2、去荚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速冻豌豆的制作技术豌豆以清香的嫩荚和籽粒供菜用,在我国南方一直是较高档的绿色蔬菜。 近几年来,随着南北交流的增加,北方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大城市近郊碗豆栽培也渐渐发展起来。 豌豆通过速冻加工,可以周年供应,丰富冬天的菜篮子。 速冻豌豆的制作方法简便,农民朋友掌握该项技术,可以提高该项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原料选择:选用豆粒鲜嫩饱满,色泽鲜绿,豆粒均匀的白花品种青豌豆。
季种植豌豆,是我地农户习惯种植的一项模式,也是效益农业种植的选择。 为了种好冬季豌豆,特提出栽培要点如下:1、精选种子。 要剔除病粒、破碎粒、秕粒和混杂粒,减少病虫侵染的可能性,提高种子的整齐度和种子纯度。 2、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 23 天,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3、播种期。 我地豌豆一般在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播种,翌年 35 月收获。 豌豆的播种方式由点播、条播和育秧移栽
理和清洗采收后,把豆荚表面的泥土、豆荚间的杂质、畸形荚、残荚、病斑荚以及不合规格的豆荚去掉。 以嫩籽粒供食用的则把不饱满籽粒、虫蛀粒、病斑粒,还有杂质等去掉,整理完以后再清洗干净。 2分级刚采收的豆荚或豆粒,其个体间的质量、大小、长短、粗细或直径等数量指标差异很大。 为了确定商品质量标准,便于确定合理价格,各国都就上述指标划分了等级标准。 应根据需要进行分级。 3包装产品的包装不仅影响产品的贮运
1、豌豆在广州省早秋反季节种植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早秋种植甜豌豆,由于苗期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中,加上病虫严重,稍不注意,便会造成严重死苗。 因此,前期能否保住苗,已成为种植甜豌豆的成功关健。 其技术要点如下:1 适时播种:应根据纬度和海拔高度来确定播种期。 广东北部 7,中部地区 10 月,海拔 500 米以上,7 月下旬。 2 施肥:基肥应全层施,于土地犁翻粗耙后全田均匀撒施
1、粉病、根腐病、褐斑病和豆秆黑潜蝇等,对这些病虫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易造成菜豌豆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供参考。 豌豆霜霉病发生特点: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色斑,菌丛孢子层生长于叶背或叶面,一般叶背多于叶面,白色至淡紫色。 嫩梢受害较多,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最后布满全叶,致叶片枯黄而死。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1、 号 浙豌 1 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以 1998 年引进的 材料,经系统选育于 2001 年育成的菜用大粒甜豌豆新品种。 经过 3 年的生产性试种,浙豌 1号主要表现为:豆荚大、豆粒大;品质佳,符合鲜食和速冻加工出口的要求;适应性广,抗寒力强,产量高。 浙豌 1 号适合浙江省各地种植,尤其适合平原冬闲田种植和高山春季种植。 2003 年以来,福建、安徽、河南等省先后引种成功
年来,豌豆根腐病发生日趋加重,发病率一般在 2845,重病田块高达60以上。 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尤以开花期染病多,危害重。 豌豆根腐病主要危害根和根颈部。 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叶色淡,个别分枝萎蔫,虽可开花结荚,但荚数锐减,子粒秕;重则茎基部缢缩变褐,病部皮层腐烂,植株大量枯死,致使全田一片枯黄。 豌豆根腐病病原是豌豆腐皮镰孢菌,可经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