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菌落大小 生长慢,菌落小 菌落稍大 ( ~) 液体培养 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 有一定混浊度,可附壁 支原体与细菌 L型的异同点 • 不同点 −缺乏细胞壁 , 形态多样 , 能通过滤菌器。 −固体培养 — 菌落呈荷包蛋样或颗粒状。 −临床表现相似 — 间质性肺炎 、 泌尿生殖道感染 、 不育等 • 相同点 支原体 所致疾病 ♣存在广泛 , 多不致病 ♣肺炎支原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溶脲脲原体
复模态的季节性波动 ,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各种生态因素和目前我们了解的监管机制还很缺乏。 一般的观点 ,对于一个特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是调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季节波动的主要因素 ,和不同植被的地理分布和植被类型是不同大小的森林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的变化是 季 节性差异产生的波型 [20]。 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很强的季节性变化在一年
待准备工作做好后方可进行绑扎。 柱钢筋绑扎与安装 柱钢筋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竖向钢筋的弯勾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450,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900: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 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会宁康之源养殖有限公司年产 10万吨微生物秸秆处理项目 22
......................... 36 结论与讨论 ............................................................................................. 39 第五章 菌株 LM2303 抑菌作用研究 ..............................................
配和包装区是否有散发出臭味或其它油漆 /化学物的味道 ? 员工的私人用品是否出现在生产区及储存区内 ? 雇 员吃、喝和抽烟是否只在指定固定的位置进行 ? 工场是否有使用 UV灯对产品进行杀菌 ?是否有 UV灯的寿命使用记录 ? 如有请提供文件 /记录 . 工场是否有用化学品清洁产品 ? Y N Y (MNC) 收货时是否有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防护完整没有损坏 ?(如有请提供收货标准 )
工艺流程(标注★为关键质量控制点) 标注 ★ 的为关键 质量控制点 工艺作业指导 造粒 版本号 /修改号: A/00 QS 技术文件 编号: WKBA06 半成品 外包装 自动内包装 造 粒 真空灭菌 入 库 出厂运输 出厂检验合格 真空 度 ,温度 90度到 100 度,时间2 h ★ ★ 封口温度120度,控制好包装速度以保证包装质量 接到生产任务后
中微生物杀灭或减弱其生长繁殖的能力。 2. 5 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危害 自然界有许多微生物存在,其中有少数微生物对人类、动物或植物有病害作用,这类微生物就称为病原微生物,也可称它为致病微生物,或简称致病菌。 引起人类病害的微生物有多种,其中一部分是因侵入消化道而引起疾病的,与食品卫生有关的致病菌基本上就是这一类的病菌。 在自然界中除了少数能引起人体病害的病原微生物存在外,还有大量的
杀菌法 (巴氏杀菌 ) 在 80℃ 左右杀菌包装食品 , 在低温下贮藏 原理: 杀菌温度在 80~100℃ 时 , 食品中还残留的 微生物 , 除嗜热性乳酸菌外 , 均为芽孢菌 的芽孢 , 而大部分芽孢细菌在 5℃ 以下的 低温环境下是不能繁殖的 优点: 杀死了致病原菌和腐败菌 , 保证食品有较好 的风味 、 弹性和品质 B 高温杀菌 主要适用于罐装、瓶装及蒸煮袋食品的杀菌 C
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淀粉水解试验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 V- P( +)反应。 甲基红( Methyl
麦时的加大浸麦水量清洗处理干净,达到降低 pH的目的;麦粒内部难溶的碱性物质可通过调整制麦工艺,增加麦芽有机酸含量,达到降低 pH的目的。 ( 2) 控制 制麦过程中麦芽内部有机酸类物质变化 通过分析了解特定品种大麦(澳麦和加 麦)麦芽的有机酸组成、含量及其对麦芽 pH值的影响因子,找到对应的酶系 ,依据该酶系的 性质,从而调整制麦工艺,促进麦芽大量产生该酶,并在一些工序中 延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