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
1、蘑菇栽培中,经常会碰到菌丝萌发后不吃料、发黄而萎缩,严重影响着蘑菇生产的发展。 现将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高温烧菌。 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 30。 防治方法。 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 25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风,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 二、料内有氨气。 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状多在开花期表现症状,轻的荫荚不实,重的苗期开始显症。 常见的有:一是矮化型植株矮化,花序、花、角果间距缩短,花蕾、幼荚大量脱落,角果畸形扭曲或短缩分枝丛生或分枝节位低,基部 2分枝多,虽不断开花,但不结实茎和花序顶端黄白色,萎缩干枯,茎表变为紫红或蓝紫色,皮层具纵向裂口叶变紫红色至暗绿色,有紫色斑块,叶脉黄色,叶片小,皱缩,质厚脆根肿大,根系发育不良,表皮龟裂呈褐色
2、、菜园土及从老菇区就地取土时,一定要用药物进行杀菌、杀虫处理。 处理方法:先将土晒干、压碎,喷洒蘑菇祛病王 60 倍液和辛硫磷 600 倍液,边喷边拌,拌匀后覆膜堆闷,7 天后即可揭膜、摊开,除异味后即可使用。 四是在发病初期,将覆土连同培养料扩大 10 厘米左右挖除,并撒施菌绝杀药粉封口,停止向菇棚喷水,并加大通风量,有条件时应尽量降低棚温。 另外注意,非特殊情况,菇农不要随便串棚。
1、是在食用菌里规模栽培要求温度最高、生长周期最短的品种。 但在生产中常出现菌丝萎缩现象,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可采取如下措施防治:一、选用优质菌种菌龄过长或过短、菌种退化、菌丝生活力弱、抗逆性差,或菌种长时间在温度过低、过高的环境中存放,都会出现播种后不萌发、菌种块菌丝萎缩的现象。 因此,在生产中要选用适龄、优质菌种,并确保培养过程中温度不要过低。 二、控制好培养料温度当气温较高、培养料偏厚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的荫荚不实,重的苗期开始显症。 常见的有:一是矮化型植株矮化,花序、花、角果间距缩短,花蕾、幼荚大量脱落,角果畸形扭曲或短缩;分枝丛生或分枝节位低,基部 2分枝多,虽不断开花,但不结实;茎和花序顶端黄白色,萎缩干枯,茎表变为紫红或蓝紫色,皮层具纵向裂口;叶变紫红色至暗绿色,有紫色斑块,叶脉黄色,叶片小,皱缩,质厚脆;根肿大,根系发育不良,表皮龟裂呈褐色,支根和细根少。
2、土时,一定要用药物进行杀菌、杀虫处理。 处理方法:先将土晒干、压碎,喷洒蘑菇祛病王 60倍液和辛硫磷 600倍液,边喷边拌,拌匀后覆膜堆闷,7 天后即可揭膜、摊开,除异味后即可使用。 四是在发病初期,将覆土连同培养料扩大 10厘米左右挖除,并撒施菌绝杀药粉封口,停止向菇棚喷水,并加大通风量,有条件时应尽量降低棚温。 另外注意,非特殊情况,菇农不要随便串棚。 平菇萎缩病又称猝倒病、干腐病等。
1、龄过长或过短,菌种退化,菌丝生活力弱,抗逆性差,或菌种长时间在温度过低、过高的环境中存放,都会出现播种后不萌发,菌种块菌丝萎缩的现象。 防治:选用适龄、优质菌种,并确保培养过程中温度不要过低。 气温较高、培养料偏厚、菇房保温性能较好时,播种后培养料内温度较长时间超过 42,会导致菌丝萎缩、死亡,造成烧菌;当温度偏低或昼夜温差过大时,也会引起菌丝生长缓慢、萎缩。
2、采取综合栽培措施,可大大减轻此病的发生。 (1)育苗时选用抗病品种(2)在“秋分”前早育苗,“秋分”后晚育苗,大力推广“春分”地膜覆盖育春苗(3)苗期用 40%的乐果和 80%敌敌畏混合液 1000 倍,加少量洗衣粉或废豆浆,增加粘着能力(下用药均同),防治蓟马和蚜虫(4)栽葱前重施底肥,拨苗分级,用乐果 1000 倍药水蘸根,壮苗定植(4)定植复活后,葱沟内铺盖麦糠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