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
,超调值大约为 %左右。 虽然超调为不利结果,但另一方面却减小了系统 的调节时间。 从其数据表可以看出该系统为稳定系统。 设计方案评价 优点 在硬件方面:本设计方案采用了单总线型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提高了温度的采集精度,节约了单片机的口线资源。 方案还使用场效应管作加热控制器件,使设计简单化,且可靠性强。 在控制精度方面,本设计在不能确定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的情况下,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P)。 3 硬件电路设计 电源电路 工作原理: 220V 交流市电经过电源变压器变换成交流低电压,再经过桥式整流电路 D2~ D5 和滤波电容 C5 的整流和滤波,在三端稳压器 LM7805 的 Vin 和GND 两端形成一个并不十分稳定的直流电压 该电压常常会因为市电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化等原因而发生变化。 此直流电压经过 LM7805 的稳压和 C7 的滤波便在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产生了精度高
you want. In this examplewhat temperature do you want the process at? The PID controller39。 s job is to maintain the output at a level so tha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error) between the process
模数转换过程包括量化和编码。 量化是将 模拟信号 量程分成许多离散量级,并确定输入信号所属的量级。 编码是对每一量级分配唯一的数字码,并确定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代码。 最普通的 码制 是二进制,它有 n2 个量级( n 为位数) ,可依次逐个编号。 模数转换的方法很多,从转换原理来分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 直接法是直接将电压转换成数字量。 它用数模网络输出的一套基准电压
119A L E30EA31P S E N29RS T9P 0 .0 /A D 039P 0 .1 /A D 138P 0 .2 /A D 237P 0 .3 /A D 336P 0 .4 /A D 435P 0 .5 /A D 534P 0 .6 /A D 633P 0 .7 /A D 732P 1 .0 /T 21P 1 .1 /T 2 E X2P 1 . 23P 1 . 34P 1 .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7 微分时间 DT 决定。 DT 越大,则它抑制 e (t)变化的作用越强, DT 越小,它抗 e (t)变化的作用越弱。 它对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在以微处理器为硬件核心的控制系统中,由于是以采样周期对输入和输出状态进行实时采样,故它是离散时间控制系统。 在离散控制系统中, PID 控制采用差分方程表示: ki dP
晶 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 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 XTAL2 应不接。 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4.芯片擦除: 整个 PEROM 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 ALE管脚处于低电平 10ms 来完成。 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
............................ 27 第一节 系统仿真技术的概述 ................................................................................................ 27 第二节 MATALAB 简介 ......................................
02管脚图 各引脚功能为: VSS地电源 VDD5V正电源 VL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RS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7 R/W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 RS 和 R/W
k /% Ti/min Td/min P s PI s PID s 表 24 10: 1衰减曲线法参数计算 调节器参数 调节规律 k /% Ti/min Td/min P 39。 s PI 39。 s 2 39。 s PID 39。 s 39。 s 39。 s 响应曲线法是从对象特性入手,作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求出时间常数、滞后时间,静态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