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器
业内人士预测,强者愈强,弱者被淘汰的局面,在未来 10 年内表现更加激烈 [11]。 现如今很多带有温湿度控制产品中,有冷链监测 (物联网 )系统 [12]、冷链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记录仪、冷库电气控制箱、温湿度环境测量仪、空气能热泵控制器、车用空调控制器等,这些都应用于不同领域和处所。 控制温湿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基于冷链的运行需要,实现对冷链各个环节的温湿度进行精准监控,温湿度异常报警。
............................................... 13 附录 ..................................................... 14 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智能 温控器主要单片机,时序电路,温度采样电路, A/D 转换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温度输入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 系统原理图见图 所示。 图 智能温
弃了传统 DCS中的相对集中现场控制,而将其化整为零,分散于各种现场仪表与设备,并通过现场总线构成相应的控制回路,实现了真正的 分散控制。 系统组成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主要是通过实验的需要选择硬件,然后将选择的硬件组成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框图和方框图如图 31所示。 在以 PLC 控制为核心,加热炉为基础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中, PLC 将加热炉温度设定值与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经 PID
B0— DB7 与8051 的 相连, INTR 与 口相连, INTR 端用于给出 A/D 转换完成信号,所以通过查询 便可以获知 A/D 转 换是否完成。 RD 与 8051 RD 相连,WR 也是跟 8051 WR 相连。 CS、 VIN+接地。 (低电平有效) ADC0801 的两模拟信号输入端,用以接受单极性、双极性和差摸输入信号,与 WR 同时为低电平 A/D 转换器被启动切在 WR
总线,因此称为一线式数据总线。 与单片机接口的每个 I/O 口可挂接多个 DS18B20 器件。 每片 DS18B20 含有一个唯一的 64 位 ROM 编码。 头八位是产品系列编码,表示产品的分类编号;接着的 48 位是一个惟一的产品序列号,序列号是一个 15 位的十进制编码,每个芯片惟一的编码可以通过寻址将其识别出来,最后 8 位是前 56 位的循环冗余 (CRC)校验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