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
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 ★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赤壁之战》) ★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汉书高帝纪》) ★
队的危害有三种 ⑥ 厌恨 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 《国语》 译文:赵盾(宣子)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恨 1假 读音一: jiǎ ① 借 狐假虎威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借) 《黄生借书说》 译文: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 ② 凭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 《劝学》 译文
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 ) 10湖北(原弊)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 “蓄 ” D.籍之以 为厢兵 籍:登记 答案 ( ) 10江苏(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答案 ( ) 10浙江(胡叟) A.尠有屈焉 屈:屈辱。
吾亦如此。 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 5 若龙之一爪也。 6 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文言虚词练习(七)答案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 3“如同、像、相似”; 4— 5 比得上; 6— 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 9— 11“你、你的”; 12— 13 至于; 14— 15“才”; 16— 19
;9—10 副词“姑且、暂且”。 二、 9. CEF(A将近。 几乎 B暂且,姑且 C 将要,马上 D 尚且 E 将要,马上 F 将要,马上 ) 三、 副词,可译为暂且 连词,可译为递进,并且 副词,可译为将要 连词,可译为并列 连词,可译为尚且 文言虚词练习(七)“若”字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
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4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 请 1 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 2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 3 诸将请所之(请教,请示) 4 乃置酒请之(宴请) 5 请命 1 请求保全 生命或解除疾苦 2 请示 3 请求任命官职 6 请献十金(愿意) 7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谒见、谒问) 8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2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 等。 1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1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鼻 道 目 事 然 事 鼻 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其事寡败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
近 ” :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 小学而大遗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 远近 ” :天下的人 ⑦吾尝 跂 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⑧问其深,则好游者 …… ⑨ 常在于险远。 ⑩圣益圣 ⑪亦以明死生之大 十、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如: “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