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
取轴承效率 2=,搅油效率 3= = 1 2 3= = T2=T1 i = 106 ● mm ( 12) 校验 m2d1的值 11 m2d1≥ KT2〔2][ zzhe 〕2= 〔49220 〕 2=< 3175 原选参数瞒住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要求 m=, d1=80, z1=2, z2=49 a= 2 )( 21 mzd = 2 )( = (
确的位置。 一般有如下的几种装夹方法: ( 1)直接装夹。 ( 2)找正装夹。 ( 3)夹具装夹。 装夹的方法解决了被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尺寸精度 可由以下方法获得。 ( 1)试切法。 ( 2)定尺寸刀具法。 ( 3)调整法。 ( 4)自动获得尺寸法。 常用定位方法及其所用的定位元件。 其中主要支承包括:( 1)固定支承。 ( 2)可调支承。 ( 3)自位支承。 ( 1)定位销。 (
10 6MH 150 去毛刺 检验 防锈打底 入库 选择较大的面做粗基准可以减少误差等原因。 最终确定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工序号 工艺内容 铸造 时效 检测 10 粗铣前、后端面及内圆面 20 粗铣左、右端面 30 粗镗两内圆 1107H 40 粗镗两内圆 1107K 、 215 7H 50 铣 B向面、下凸台、 6 17 凸台 60 人工时效 70 精铣前端面 80 精镗两内圆
n mm/r mm 机动 辅助 1 精镗各纵向孔 1TA20 镗销头,通用镗刀。 30 1 设 计 (日 期) 校 对(日期) 审 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 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镗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产品型号 零件图号 产品名称 车床 零件名称 主轴箱体 共 10 页 第 7 页 车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 料 牌 号
每 台 件 数 锻件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普 车 CA6140 1 夹具编号 夹具名称 切削液 三爪卡盘 工位器具编号 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 (分 ) 准终 单件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in m/min mm/r mm 机动 辅助 1 装夹 三爪卡盘、游标卡尺、 45176。 外圆车刀、
.64K ZE=MPa ZH= Z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 30 页 第 10 页 查图 627( b)取 σ Hlim4=470MPa 7)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73 36 0 6 0 4 7 1 8 3 0 0 5 3 .3 8 1 0hN n jL 73 74 N 3 . 3 8 4 1 0N 1 . 0 4 1 03 . 2 5u
齿轮的右端 面采用蜗轮轴的 轴肩 进行 定位,轴肩 的 高度大于 ,经过 计算 取 h=5mm,则对蜗轮进行定位轴肩 的直径 dⅤ Ⅵ =66mm ,轴肩 宽度大于等于 ,计算后 取 轴肩宽度LⅤ Ⅵ =8mm。 轴承端盖的总的宽度为 , 轴承端盖要便于装拆,及添加润滑剂,所以端盖外侧与联轴器之间要有一段距离,半联轴与轴承端盖的外端面的 距离L=。 套筒的长度为 26。 故 LⅡ Ⅲ =50
方程式的建立 已知蜗杆齿面 是螺旋面,且蜗杆及蜗轮都不沿轴线移动,两轮只作转动,为单自由度的空间啮合,独立的运动参数是蜗杆的角速度 1 ,而蜗轮的角速度 1212 i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9 页 共 54 页 1212 i ,则啮合方程式为(见吴序堂“齿轮啮合原理” P150 式 374): s i n))(c
50mm d5=80mm d6=50mm d7=40mm 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 11 页 ⑤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 LA=LB=170mm 绘制轴的受力简图 绘制垂直面弯矩图 轴承支反力: FAY=FBY=Fr1/2= FAZ=FBZ= 1tF /2=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 C 的弯矩也对称。 截面 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 m 绘制水平面弯矩图
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 81 7 1 0 0 0 60 2 . 3 41000 1 0 0 0 0 . 9 7wwFvP k w 所需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dp 10e3c21e7a9792772918ad104844b5ee 3 3 .5 4wd aPP kw 传递装置总效率 241 2 3 4 5a 式中: 1 :蜗杆的传动效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