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
2、、栽培要点1莴笋选用高产优质的尖叶型品种。 移栽前结合耕翻,每亩施腐熟粪肥 2000公斤、高效 30 公斤作基肥。 10 月中旬露地播种育苗。 11 月中旬定植,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活棵后追施 1 次稀水粪。 12 月中旬每亩施尿素 15 公斤,结合松土壅根,保苗越冬。 翌年 4 月下旬采收结束。 2生姜选用高产优质的山东莱芜大姜品种。 整地时每亩施腐熟粪肥 5000 公斤、过磷酸钙 30
2、栽,则因生长后期温度升高、日照长就易窜高且产量低、效益差。 2、播期不适春莴笋栽培,若秋播育苗早了,冬前生长期长、苗过大、花芽分化早,越冬就易遭受冻害且翌年也易早窜薹;若播种晚了,冬前生长期短,则苗小,养分积累少,越冬也易受冻害且来年上市迟。 夏莴笋播种过迟或秋莴笋播种过早,生育期气温高、日照长,易发生窜苗徒长。 因此莴笋栽培应注意掌握播种时期,一般春莴笋播种露地育苗于 10 月上旬
2、宽 2 米的畦,上面铺超薄地膜。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苗龄 3040 天,有 46 张叶片时,选择无病虫危害的健壮苗定植,大小苗分开栽,行距 33 厘米,株距 30 厘米。 定植后及时浇施510人畜粪水,促进缓苗。 间温度降至 3时,搭高 、宽 、长 3050 米的拱棚,棚内立一排立柱,立柱间距为 3 米,棚上覆盖薄膜。 扣棚后晴天中午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植株徒长和过早抽薹。
2、笋的嫩茎开始肥大时应随水追肥(碳酸氢铵),一般亩施 50 公斤,或复合肥 25 公斤,以后气温升高,植株需水肥较多。 如水肥供应不充足,就会明显影响到产量,一般浇水应保持土壤经常湿润,约 7 天一次,沙质土壤可 5 天一次,追肥 23 次,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田间长势灵活掌握追肥量和次数。 3、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莴笋在生长期间霜霉病是莴笋的一大主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幼苗发病后变黄枯死
2、的嫩茎开始肥大时应随水追肥(碳酸氢铵),一般亩施 50 公斤,或复合肥 25 公斤,以后气温升高,植株需水肥较多。 如水肥供应不充足,就会明显影响到产量,一般浇水应保持土壤经常湿润,约 7 天一次,沙质土壤可 5 天一次,追肥 23 次,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田间长势灵活掌握追肥量和次数。 3、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莴笋在生长期间霜霉病是莴笋的一大主要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幼苗发病后变黄枯死
2、以苗期以安排在旬平均气温下降到 2122时的前一个月比较安全,播期过晚,虽然可以避免未熟抽苔,但由于生长期短,产量低,且后期易受冻害。 一般可选在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 三、种子低温处理。 莴笋种子发芽适温 1520,夏播时园温度高,种子发芽困难,播前需进行低温处理。 方法有:用凉水浸泡 56 小时,取出滤去水分,放在 1516温度下见光催芽,经 23 天,出芽达
2、0 至 40 厘米处。 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洗种,4 至 5 天左右种子露芽,可取出播种。 三、适时播种早秋堵淡栽培的播期一般在 6 月至 7 月,10 月以后上市的可适当晚播。 一般应根据当地情况,将苗期安排在旬平均气温为 25至 26时为宜。 长江流域一般 8 月底播种,10 月下旬至 11 月收获。 四、培育壮苗秋莴笋出苗难,播种时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苗床播种 20 至 25
2、技术要点3 月中旬将芋头种上进行育苗,在 5 月初洋芋收获后,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定植芋头,每亩 6000 株,在 8 月中旬收获上市。 三、莴笋的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 7 月底育莴笋苗,品种选用耐热二百皮、耐热南风 2 号,播前将种子用温水浸种 4 个小时,水的温度40,亩用种量为 150 克,因为七月底正是高温天气,而莴笋要在低温下才能出芽,所以将一个大脸盆内放上两层砖,倒入冷水
2、 2 面积,遇干旱浇水造墒播种,播后浅耧拍实,用草帘搭棚遮阴育苗,晴天早盖晚揭,阴天全天揭开,以利降温保湿。 苗期结合浇水追施23 次稀水粪,待苗龄 25 天左右有 45 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移栽方法。 栽前每 667 平方米施腐熟厩肥 3000 公斤、人畜粪 2000 公斤,整地挖沟做畦,整平畦面,畦宽 米,沟宽 25 厘米,深 1520 厘米。 7 月下旬选晴天傍晚
2、耕翻土壤 2030 厘米深,做宽 2 米的畦,上面铺超薄地膜。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苗龄 3040 天,有 46 张叶片时,选择无病虫危害的健壮苗定植,大小苗分开栽,行距 33 厘米,株距 30 厘米。 定植后及时浇施 510人畜粪水,促进缓苗。 及时扣棚夜间温度降至 3时,搭高 17 米、宽 45 米、长 3050 米的拱棚,棚内立一排立柱,立柱间距为 3 米,棚上覆盖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