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 ________的。 16 、 小 明 利 用 刻 度 尺 测 量 一 个 物 体 的 长 度 , 三 次 测 量 的 数 据 分 别 为,小明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1绕操场步行一周大约需要 ________时间,家里的写字台大约 8________(填单位) 1“闻其声而知其人 ”,这主要是 依据声音的
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可做出解答. 14.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用 F=400N的拉力在 10s内将重 960N的物体匀速提升 2m,若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则有 ( ) A.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80% B. 拉力的功率为 80W C. 动滑轮的重量为 240N D. 所做的额外功为 720J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功率的 计算.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4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专题: 计算题;图析法;欧姆定律. 分析: ( 1)根据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 2)判断灯泡电阻由图可知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然后由欧姆定律判断灯泡电阻随灯泡电压如何变化. 解答: 解:( 1)由图象可知:当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U=2V,对应的电流 IR=, 由 I= 得: R= = =5Ω; ( 2)由 U﹣ I
、 U2解得 U1后,根据串联电路 U1 : U2 = R1 : R2 解得 R2。 , R1 = R2 = R3 = 20Ω ,当 S S2 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 , 求: 1)电源电压 2) S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A R1 R2 R3 S1 S2 当 S S2都断开时: A R1 R2 R3 S1 S2 S2 R3 S1 R2 A R1 S2 R3 S1 A R1 R2 串
R 2 =R总 - R 1 =150Ω- 65Ω = 85Ω 得: 电阻 R 1与 R 2串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 24V, 如果 R 1= 80Ω,通过 R 1的电流 为 ,求 R 2。 分析 U =24V I 1 = 由:串联电阻特点 R 2 =。 R 1= 80Ω 得: 解: (已知) (已知) 由: 得: R 总 的 电阻是: R 2 的 电阻是: =440Ω+
D、 A、 B两处都不变 如图所示 , 试管中盛放着 PH=1的无色溶液 , 气球内放着一种固体粉末 , 现将该固体粉末倒入无色溶液中 , 发现气球胀大 , 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现有同下图的装置两个 , 气球内分别盛放着两种不同的金属粉末 A和 B, 先同时将两种金属粉末倒入无色液体内 , 发现两只气球均胀大 , 且 A比 B的快 , 最后 B气球的体积比 A气球的体积大。 试分析
课前热身 C 【 例 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液体,已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45 176。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176。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_______,折 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图 124 典型例题解析 450 300 【 例 2】 如图 125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 ( ) A 慢慢向右移动
课前热身 右 A D A C A B 定值 B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有关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长度大的电阻一定大 ,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 ,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大 C 【 例 2】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索,现有表 1所示的五种电阻线供实验时选用 . 表 1电阻 — 规格一览表 电阻线 材料 长度 (米 ) 横截面积 (毫米 2) 1 铜 1 2
电流必有电压 .但某电路两端有电压存在时,却不一定在电路中形 成电流,因为电路产生电流还必须满足另一条件,即电路必须是通路状态 .所以电路中形成 电流必须同时满足①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必须是通路 .电压存在仅仅是产生电流的一个必 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 典型例题解析 【 例 2】 在图 734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 S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 3 V, V2的示数为 6 V,则电源电压为 (
75W B、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A C、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45W D、 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是 0Ω~ 20Ω ( 1) 只闭合开关 S2时 , 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 电路中的电阻范围是多大。 ( 2) 电路中闭合哪些开关时 , 电流表示数可 达。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 电阻是多少。 ( 3) 灯 L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时 , 最小功率为 多大。 例题 7:如图 7所示电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