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折射角 ( )入射角;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一定要放在透镜 ( )以内才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19. 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 ( )态变成 ( )态的汽化现象,蒸发只是在液体( )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 ( )和 ( )上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和沸腾时都要 ( )热量。 20.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做 ( ),不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做 ( );我们把 (
A . p1> p2 B . p1= p2 C . p1< p2 D . 无法确定 14. 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 28 厘米时, 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 ( ) A . 10 厘米 B . 20厘米 C . 30 厘米 D . 56厘米 15. 甲、乙两质量相同的金属块,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金属块的温度由 30℃ 升到 50℃
D、无法确定 如图温度计,下面包着一团棉花,它的示数与当地气温相比( ) A、偏高 B、相同 C、偏低 D、无法确定 如图:容器内是冰水混合物,当用酒精灯 加热, 在冰没有完全熔化之前,温度计示数( ) A、高于 0 B、等于 0 C、低于 0 D、从低 1 到高 50 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如图 2- 1- 1 所示,该图像可以反映( ) A、玻璃的熔化过程 B、玻璃的凝固过程 C、
物体的 ________、放大的 ________(虚像、实像 )。 ,白色物体能够反射 _______色光 ,红色不透明物体能够反射 _________光 ,黑色物体能够 ________光 .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得 分 答案 (以下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上表对应的空格中)
与思考 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上的房屋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在向 行驶,乙车是在向 行驶.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3.甲、乙两人分别乘 A、 B两车以相 同的速度在同一公路上相向而行,如以甲为参照物, A车是 , B车是 的以 B车为参照物,则甲是
往保温瓶里灌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 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 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 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 婚庆时的爆竹声 ⑥ 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 A
5转 B. 5转 C. 15转 D. 30转 14.某同学家中的几盏灯突然全熄灭了,经检查熔丝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室内各处电 路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氖管均发光,该同学对故障做出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 是 ( )。 A.灯泡全部烧坏了 B.室内线路某处短路 C.进户火线断路 D.进户零线断路 15.在家庭电路中,从进户线起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 A.闸刀开关、电能表、保险盒、插座
触 面内能迅速增加,温度急剧升高,接触面处两种 金属的分子互相渗透,由于分子间的 _______(填 “引力”或“斥力” )作用而互相结合,冷却后就焊 接在一起了。 7.我国移动电话使用的一个电磁波频段是 789~ 960 MHz,则频率为 789MHz的电 磁波的波长 _______频率为 960 MHz的电磁波的波长。 (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 8.湄洲湾畔,福建液化天然气
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1 小明学习 物理 后,对抽烟的爸爸说: “ 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 间有间隙 D、 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分) 1下面举出的是几种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工具: ; ; ; ;; ;
是 ,乙是 ,可组成二个小灯泡的并联电路。 (填 “小灯泡 ”或 “电流表 ”) 1 如 图 1113 所示电路,此时是处于 状态;当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此时电路是处于 状态。 如果要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那么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应该与 a、 b 两个接线柱中的 连接。 图 11— 14 1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某同学接入电路的是 0~ 0. 6 A 的量程,却在 0一 3 A 的量程中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