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1.基本练习 练习十六第 3 题。 A.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思考问题。 B.交流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2.实践练习 ( 1)练习十六第 4 题。 A.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B.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C.交流统计图下面的问题。 制作统计图: 纵轴上每一格表示多少。 图例表示什么。 引导分析。 回答问题
生呢。 ( 2)哪些等级男、女生人数差别较大。 哪个等级男、女生人数差别不大。 ( 3)从整体看,是男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的成绩好一些。 ( 4)回答上面为题,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 导学要点: 归纳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复杂,表达的信息也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丰富,不仅便于对同一类数据进行比较,而且便于对两类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与复式统计表相比
.笔算 “练习与应用”第 2 题。 分组完成,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 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计算过程,说说你的发现。 提问:比较每组三道题的计算过程,说说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左边一组题的相同点是:都是先当作 86 7 来计算;不同点是:因为乘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所以积的小数位数也不同。 右边一组题的相同点可以表达为:都要先算 117247。 36;不同点是:后两题都要先进行转化
预设:我们发现在比较男、女生人数、总人数的时候,看四张统计表比较麻烦,可以把这四张表合并起来。 预设:组别、性别、人数、合计 2: :这张统计表与原来的统计表有何不同。 :根据原有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尝试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如何求“总计”。 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交流内容:。 2.说说“总计”是怎么求的。 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认识表头、总计 导学要点: 认识表头所指向的类别,以及感差统计表的方法
千米,那么向西走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你有什么发现。 : 2 千米记作 +2 千米,那么向西走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2. 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 导学要点: 由于东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东走 2 千米记作 +2 千米,那么向西走 2千米可以记作 2 千米。 在数轴上, 0 右边的数表示正数, 0 左边的数表示负数。 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2
导学单(时间: 5 分钟) 1. 384400 这个数是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的。 :用“万”作单位,整数部分应是多少。 怎样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2 页大豆老师的话,你的想法对 吗。 交流内容 1. 你是怎样把 384400 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 导学要点: 改写时要把小数点点在万位的右边,末尾的 0 去掉,并在改写成的数后面添上:“万”字。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里填合适的数或字母 补充: a 25 4=(□□)□ 16+ n+ 84=(□+□)+□ 101x=□ x+□ x y- 56- 244=□-(□+□) 指出:如果只是填写字母的话,一般要尽量忠实于原来的公式,不要随意改变顺序等;而当式子中是具体的数时,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能凑整的先算。 7题:判断、辨析 导学单: ( 1)读题,明确要求 ( 2)独立判断,小组交流理由 问:哪几组式子一定相等
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 6,交流梯形的面积。 ( 1)组织汇报:面积是多少。 ( 2)组内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第 2页 /(共 2页 ) ( 3)组织全班交流。 2.出示例 6,交流梯形面积的探究情况。 ( 1)小组交流:对照例 6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拼的,怎么填的。 讨论并交流例 6下面的问题。 ( 2) 全班交流
底: 厘米 高: 厘米 2. 在下面的点子图上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和一个梯形,使它们都和图中 长方形 的 面积相等。 ( 2 分) 18
分析能力太差,从而影响了整个年级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复习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的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幵能用小数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 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幵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吅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