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CuO 黄 色 S 红 色 Cu 蓝 色 Cu(OH)2 红褐色 Fe(OH)3 Cu(OH)2 +H2SO 4=Na2SO4+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SO4+2HCl=2NaCl+H2SO4 K2CO3+Ca(OH)2=CaCO3↓+2KOH 2Fe(OH)3+3CuSO4=Fe2(SO4)3+3Cu(OH)2↓
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取 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 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蓝色固体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 液有什么变化。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另取 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
一、 溶 液 溶液 糖水 洒精的水溶 液 碘酒 白酒 溶质 溶剂 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汽水 高锰酸钾溶液 溶质 溶剂 糖 酒精 碘 酒精 水 水 酒精 水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有的溶液有颜色,有的无色。 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 高锰酸钾 水 水 水 【 思考 】 果汁能溶于水中,果汁是溶质吗。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 它是溶质吗。 一、 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 2 2 7 14 8 16 26 30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相对质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
物 物 化 化 ( 5)铁生锈; ( 6)石蜡熔化; (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物 物 物 化 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明确: 点燃蜡烛时,石蜡首先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此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之后蜡烛被点燃,燃烧过程中有其它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金属的锈蚀和金属的冶炼的实质: 是金属和金属 氧化物之间的转化,也就是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防止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 与空气、水接触。 (2)防止铁的锈蚀的方法: 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 二、单质、氧化物、酸 (碱 )之间的转化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C + O2 === CO2 点燃 CO2 + H2O == H2CO3 (1)非金属 O2 非金属
每一组中根据物质的特性再次选择合适的试剂。 鉴别物质的注意点 : 鉴别题的类型: ( 1)任选试剂的鉴别题; ( 2)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 ( 3)不用其他试剂的鉴别题。 例题: 鉴别 NaOH、 Na2CO KNO HCl、H2SO4五种无色溶液 NaOH Na2CO3 KNO3 HCl H2SO4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 红色 蓝色 HCl H2SO4 KNO3 NaOH Na2CO3
,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用 是 _______变化 , 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 C 化学 提问 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D C 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
如: NaCl、 CaCO NH4NO NaHCO Cu2(OH)2CO3 氧化物的分类 分类角度 分类依据 分类情况 示例 1 组成 元素的 元素 分类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MgO、 Fe2O3… H2O、 P2O5… 2 化学 能否与 性质 酸碱反应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 中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CaO、 CuO、 Na2O… CO SO SO3 …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021 个 氧气分子 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放大了几十万倍的分子才这么大 分子可以再分吗。 水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 问题:电解水时,水分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呢。 (物理变化)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在水分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 不变的又是什么。 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