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壮士
任务:默读 29自然段,找出描写五战士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词句,进行圈画批注,去体会“壮”。 合作方法:组长组织组员比一比圈画,说一说批注。 要求:先自主学习 4分钟,再合作学习 3分钟,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汇报。 展示交流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英勇跳崖 顶峰歼敌 班长马宝玉 沉着地 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进了, 才 命令 狠狠地 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
所以他们还是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引上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的主力,班长马宝玉 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 走。 ”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 热血沸腾 , 紧跟在班长后面。 小组合作交流: 4— 9段中你所画的句子,看看哪个关键的字词让你感动。 在小组内谈谈你的体会。 文 1 抢 夺 插 举 喊 顶峰歼敌: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 tu243。 ),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 环山共有五坨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险峻。 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闫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 返回。 这仅仅是把敌人引上 绝路吗。 不是,五位壮士把自己也引上了绝路。 。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 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日军攻上棋盘陀以后,指挥官下令全体日军立定敬礼,向宁死不降的狼牙山五壮士致敬。 马宝玉( 1920— 1941年) 蔚县下元皂村人, 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 1941年 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 4名战士(时任班长)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
如果 《 狼牙山五壮士 》 的四五两段,直接改为“五位战士在顶峰英勇歼敌,战果辉煌” —— 于是把这些写敌人的句子写下来,你觉得怎么样。 请同学读文章最后几段话。 读完之后想一想,如果把五壮士跳崖的这一幕刻成浮雕的话,你觉得哪些画面可以定格成永久的浮雕,值得后人去敬仰。 抓关键词语 (圈一圈 ),用心感受。 返回 两位英雄跳崖后,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但伤得很重。 葛振林苏醒后挣扎着爬上来
四、写反义词。 崎岖 —— ( ) 撤退 —— ( ) 沉着 —— ( ) 激动 —— ( ) 五、摘录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 例:顶天立地 气壮山河 5 / 9 六、想一想,填序号。 ( )诱敌上山 ( )顶峰歼敌 ( )接受任务 ( )壮烈跳崖 ( )果断决定 七、读句子,说说这些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 ) ◆
副班长葛振林 …… 战士宋学义 …… 胡德林和胡福才 …… 敌人 …… 温馨感悟 :这一个片段,抓住了人物的( )和( )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甚至还用敌人来进行( ),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的( )和( )。 自读感悟 合作交流 找一找,划一划: 细读 3— 9段,五位壮士的 “ 壮烈 ” 行为还具体表现在哪些片段中。 想一想,说一说: 透过这些片段,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引上绝路:
壮士的成语,读一读,并积累摘抄在摘记本上。 【提供的 成语】: 无所畏惧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奋不顾身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临危不惧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 斩钉截铁 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 热血沸腾 ,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喊 下面两段话的哪几个动作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