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
正、反接触器 KM KM2 实现正反向运行直接启动,由热继电器 FR2 实现长期过载保护。 进给电动机 M2 由接触器 KM KM4 实现正反运行直接启动,由热继电器 FR3 实现长期过载保护。 冷却泵电动机 M3 由继电器 KA3 实现直接起动,由热继电器 FR1实现长期过载保护。 第三章 机床的 PLC 控制系统设计 PLC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任何一个机床 PLC 控制系统
正反转起动,反接制动和变速冲动。 ( 2)工作台进给电动机 M2有三种控制:进给、快速移动和变速冲动。 ( 3) M3拖动冷却泵提供冷却液,只需单向运行。 ( 4)为了能及时实现控制,机床设置了两套操纵系统,在 机床正面及侧 都安装了相同的按钮、手轮 和手柄,操作方面,以实现两地控制。 ( 5)为了保证安全,防止事故,机床有顺序的动作,采用了联锁。 ( 6)三台电动机都设有过载保护
观。 应用范围 X5032立式铣床主轴锥孔可直接或通过附件安装各种圆柱铣刀 、圆片铣刀、成型铣刀、端面铣刀等,适于加工各种零件的平面、斜面、沟槽、孔等,是机械制造、 模具、仪器、仪表、汽车、摩托车等行业的理想加工设备。 主要技术参数 主轴端面至工作台距离 (mm) 45~ 415 主轴中心线到床身垂直导轨的距离 (mm) 35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级专科生毕业论文 8 主轴孔锥度 7
18 夹紧机构插销剪切强度的校核 19 确定刀具的选择方式 19 刀库的定位与刀具的松夹 20 刀具交换装置的设计 21 确定换刀机械手形式 21 换刀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22 机械手的自动 换刀过程的动作顺序 23 机械手回转轴 4 上的齿轮齿条设计 24 自动换刀装置的相关技术要求 25 主轴 准停装置 25 换刀机械手的安装与调试 25 自动换刀程序的编制 25 自动换刀装置的控制原理 26
OOLKIT开发出集成了装配工具的新型标准件库管理系统,使其最大程度地整合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标准件及其信息,可以支持企业自定义标准以及由标准件衍变而来的通用件,并能加快装配过程。 标 准件库的功能目标分析 任何一个标准件库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是: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找到所需标准件,选择标准件规格,再由这些规格及几何参数驱动三维造型系统生成标准件实体模型并进行装配。 但本标准件库系统还具备以下重要功能
矩,则。 当工作台快速移动时,所以步进电动机的最高工作频率为:通过上述两过程,通过查《》22127页我们可以选用型号为130BF001的步进电动机。 其主要参数如下:;。 运行频率16000步/s。 外径130mm。 轴径14mm。 电压80V,重量10Kg.6)齿轮减速机构的设计计算通过上述计算,我们知道齿轮传动比为,为安全起见,齿轮受到的最大力矩我们按照步进电机的最大静转矩T=。
以在加工时,要自为基准进行精加工。 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选择主要是选择第一道机械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以便 为后续工序提供 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对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分配和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作为粗基准的非加工面)的位置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对于同时具有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了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将工件压紧夹牢,保证工件的定位在加工中不因受外力而产生位移,同时防止或减少振动。 ③ 确定夹具位置的元件 其作用是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饿安装位置,从而保证工件与机床之间的正确加工位置。 ④ 对刀导向装置 用于确定刀具位置并引导刀具进行加工的饿元件称为对刀导向元件。 ⑤ 其他装置 有些夹具还设有分度装置、上下料装置、工件 顶出装置等。 ⑥ 夹具体 他是夹具的基本件和骨架
则不能使 铣 床夹具的成本过高。 铣 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铣 床夹具设计工作中,有如下特点: ( 1) 为了调整和确定夹具相对于机床的位置及工件相对于刀具的位置 , 铣床夹具应设置定位键和对刀装置 ; ( 2) 两定位键的距离应尽量远一些 ; ( 3) 加工没有相对位置要求的平面时,不需要设置定 位键,但若铣削扭矩较大时,设置定位键可减轻夹紧螺栓的负荷 ; 8 ( 4
置的不同 ,自动换刀装置可分为凸轮式、液压式、齿轮式、连杆式及各种机构复合式 ,其中以凸轮式用得较多。 发达国家数控加工中心的立式自动换刀机械手主要采用凸轮式 ,我国加工中心技术起步较晚 ,对自动换刀机械 手研究较少。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 ,北京机床研究所、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济南第一机床厂、青海机床厂以及陕西省的秦川机床厂都对立式自动换刀机械手进行了研究和开发。 迄今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