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
,它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降低。 例如水、电、煤气等。 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可以按照购买量的多少来造成歧视,即对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按其所属数量层次的不同来收取不同的价格。 ③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者能把消费者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对每类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每一类就是一个单独的市场。 如一个垄断者在两个分离的市场,一是国内市场、另一个是国 外市场出售其商品,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6
而对于低于 R的任何投入组合,产量都达不到 Q的水平。 因此,最佳投入成本为与既定产量的等产量线相切的等成本线索对应的成本,而投入组合为切点对应的要素投入组合。 同样,成本最小化的必要条件为: KLKLLKPPMPMPLKMR T S 在有 n种投入时,成本最小化条件为: nFFFPFMPPFMPPFMP n 2121 数学方法 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问题,为:
,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收缩银根太过分了,货币紧缩过头了。 所以,货币学派强调,货币政策最重要,财政政策除了起负作用外,不可能影响产出率和就业率。 弗里德曼积极赞成政府开支的削减,要求平衡预算。 他极力主张货币政策只要求货币数量的稳定的、有节制的增加,即支持长期的货币供应规则或目标,除此而外,不需要政府干预私人经济,应让市场机制完全地、充分地发挥作用。 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对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
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 例:设电视机的 |Ed|=2,原来的价格 500$,此时,销售量 Q1=100台。 TR1=P1xQ1=500$x100=50000 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 P2=450 元,因 |Ed|=2,所以销售量增加 20% 即 Q2=120台,此时, TR2=P2xQ2=450 120=54000 元 TR2TR1=54000 元 5000=4000元此时
,即处于传统营销观念时期。 生产观念、销售观念都将产品或企业作为营销活动的中心,而将消费者当作企业销售系统的环境; 20 世纪 50 年代后,西方企业进入现代营销观念阶段。 首先提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这一观念的提出和确立,标志着西方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它促使企业的经营思想由以生产和销售为中心转变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了企业经营思想的质的飞跃。
2020 表 6 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值与实际值对比 单位( %) 年份 M1 M2 目标 实际 目标 实际 1994 21 24 1995 2123 2325 1996 18 25 1997 18 23 1998 17 1618 1999 14 1418 2020 14 16 14 表 7 固定资产增长率(比上年) 单位( %) 年份 “八五”时期年平均 1996 1997 1998 1999
的依据。 与短期中的行为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同时,由于长期内厂商没有固定成本与不变成本之分,因而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厂凋和提供供给;否则,厂商退出该行业。 同时,在长期中,行业中存在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因而厂商的长期均衡要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 假定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不影响单个厂商的成本,则 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只影响到市场供给
亲的联想主义做了修改和 补充。 他认为心理状态可以直接观察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无须借助于生理学,心理学是与生理学不同的独立科学。 蒲朗曾提出他的“心的自发化学”这个看法,但约翰•穆勒明确提出“心理化学”。 他认为复杂观念不是由简单观念堆积而成,而是由它们产生,是简单观念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成的新观念具有与原先观念性质不同的新的性质。 贝因是联想主义心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用了。 第三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静态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同时行动 (或行动虽有先后,但没有人在自己行动之前观测到别人的行动。 在动态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行动吉的行动。 动态博弈常用扩展式表述。 进入 不进入 A B B 进入 不进入 不进入 进入 收益: A B 3 , 3 1 , 0 0 , 1 0 , 0 考虑右边以博弈树描述的两阶段博弈。
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写一些复习思考题以及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9.思考题和应用题要点提示。 (二)教学内容细目 章 名 节 名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内 容 (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导言 对象 宏观经济学 方法 重点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 象与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概况。 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