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2、粒重 100 克,商品瓜籽小而少,千粒重 23 克。 皮厚 米,耐贮运。 单瓜重 910 公斤,最大 23 公斤。 产量表现:19941995 年参加全国第五轮西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3481公斤,比对照 02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秋季深翻、重罐冬水。 每亩施有机肥 5000 公斤,并混施复合肥 15 公斤及过磷酸钙 40 公斤,进行高畦地膜覆盖栽培。
2、直径 15 厘米,深 20 厘米定植孔,去掉营养钵,将苗放入孔中,覆土盖实,浇水。 在畦面撒毒饵,用辛硫磷拌麦麸而成,防治蝼蛄地下害虫。 二、定植后处理1、温度缓苗前白天保持 30夜间 15以上,地温 18。 缓苗后白天 25夜间 12地温 12以上。 坐果期白天 30以下,夜间 15以上。 2、水分,前期浇水宜少,见湿见干,开花坐果期不浇水,幼瓜膨大期根据天气及土壤墒情进行浇水。 3
2、的长短,以及从蔓的顶端到已开放雌花节位的长短来调节膨瓜肥的施用量和时间。 如果蔓顶端到已开放雌花节位的长度超过 67 厘米,则说明瓜蔓生长过旺,应抑制其生长;如果其长度不到 50 厘米,说明瓜蔓长势弱,应立即追肥,促其生长;如果其长度在 5067 厘米范围内,则说明瓜蔓生长正常。 子数量对果实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在同样条件下,种子数量多的果实长得就大。 因此,要选择最佳时机
2、12以上。 缓苗后到开花期棚温不低于 25,地温 15以上,以提高坐果率。 伸蔓后撤去小拱棚,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亩追 30 公斤复合肥。 开花半月后果实生长加快,应做好保温工作,并及时疏掉 8 节以内的瓜,选留第二或第三个发育正常的瓜,当瓜长到直径 15 厘米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追肥,亩追复合肥1520 公斤。 大棚土壤湿度大,茎叶易徒长,因此在灌水上应注意前期少浇水,坐瓜后勤浇水
2、种植过瓜类的田地为佳。 一般设置宽 78 米,长 2530 米,高 2为宜,可采用竹架棚、水泥棚或钢架棚。 该种栽培形式投资较大,选地是关键,一般同一地点只宜种植 1 年,第二年应换到多年未种植过瓜类作物的适栽地块,所以建大棚应考虑其可拆装性能。 品种选择早春大棚栽培西瓜宜选择高档品种,达到高档、优质、高效益的目的。 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为早春红玉,其它品种还有早佳、小兰、新金兰、秀丽
2、田间分别对西瓜喷洒各种已知的微量元素溶液两三次,观察其对西瓜生育状况的影响,凡是对西瓜植株生育带来好作用,矫正了异常现象的,就可认定某种元素是否缺乏,再采取措施普遍矫正。 为了避免西瓜生产中缺素症的出现,应注重科学追肥,瓜农一般都能注意增加基肥和追肥的数量,但西瓜追肥必须作到“少量多次”。 (1)西瓜的根系大部分布于表土内 30 厘米的土层中,如果一次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度太高,就会烧根
2、指数 右,果形端正,坐果整齐度高,单果重 皮黑色有墨绿条带,果面被腊粉。 皮厚 米左右,硬度强,耐贮运。 杂交一代种子棕褐色,千粒重 42 克左右。 雪峰小玉八号爬地栽培亩产 20002500 公斤,立架栽培亩产 25003500 公斤。 果肉鲜黄色,肉质脆,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左右,边部 右,口感风味好。 该品种露地栽培一般 3 月中、下旬至 4 月初播种,4 月中、下旬至
2、左右。 果实短椭至椭圆形,果形指数 右,果形端正,坐果整齐度较高,单果重 斤。 果皮绿色间有墨绿窄条,皮厚 米左右。 杂交一代种子棕褐色,千粒重 42 克左右。 雪峰小玉九号爬地栽培亩产 20002500 公斤,立架栽培亩产 25003000 公斤。 果肉鲜红色,肉质细脆,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左右,口感风味好。 栽培要点:露地栽培一般 3 月中、下旬至 4 月初播种,4 月中
2、长椭圆形,果形指数 右,果形端正,坐果整齐度高,单果重 皮黑色有墨绿条带,果面被腊粉。 皮厚 米左右,硬度强,耐贮运。 杂交一代种子棕褐色,千粒重 42 克左右。 雪峰小玉八号爬地栽培亩产 20002500 公斤,立架栽培亩产 25003500 公斤。 果肉鲜黄色,肉质脆,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左右,边部 右,口感风味好。 该品种露地栽培一般 3 月中、下旬至 4 月初播种,4
2、主要病害如炭疽病、疫病、褐色腐败病等,在田间生长时即染上病菌。 因此,应加强病害防治,减少田间带病,随时清除田间病蔓病叶,雨季防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可用 50%多菌灵 8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或灌根,每 710 天喷 1 次。 对重病地块应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瓜过早采收品质差,过熟的瓜易变瘘,均不耐贮藏。 一般晚熟品种开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