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2、严格摘除母本株所有雄花和雄花花蕾。 除平时结合整枝打权去雄外,授粉前 2 天必须逐株、逐蔓、逐叶腋检查雄花花蕾是否除净,确认除净后再进行授粉。 另有授粉时还要复查,严禁有漏套隔离帽的雌花和雄花存在,并且要将去除的雄花埋人地下,严防串粉引起混杂。 在母本株上发现雌花柱头周围长有雄蕊的两性花时要随手摘除,不可再授粉留种。 4、母本雌花戴帽授粉期间,于每天下午在母本田间仔细检查
2、斤,硫酸钾 斤,或只加入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 斤,达到营养均衡。 2、使用的种子必须催芽消毒,单粒播入营养钵或营养块中,覆土 米,保证能够顺利出苗和正常生长。 3、为了提高地温,在苗床土下面可以加入杂草、牛马粪、木屑或铺上一层地热线。 地面上可以使用双膜等。 4、从种子播入到出土前要求较高床温,一般要求晴天 2830,阴天 25左右。 如果温度低,会使出土时间延长,种子消耗养分过多
1、膜西瓜套种花生种植模式,既保证了西瓜提早上市,获得高效益,又增收了花生。 该模式在精种条件下,每 667 平方米产西瓜 4500 千克左右、花生 360 公斤左右,每 667 平方米产值在 4000 元以上,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 选好种植规格每 2 米为一种植带,西瓜株距为 40 厘米,每 667 平方米栽 800 株左右,每个种植带内套种 7 行花生,行、株距 3520 厘米,每
2、小,叶片背面呈紫色,花芽分化受到影响,开花迟,成熟慢,而且容易落花和“化瓜”,果肉中往往出现黄色纤维和硬块,甜度下降,种子不饱满。 补救措施:一是每 667 平方米用过磷酸钙 1530 公斤开沟追肥;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 缺钾症缺钾时,植株抗逆性降低,西瓜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茎蔓细弱,叶面皱曲,老叶边缘变褐枯死,并渐渐地向内扩展,严重时还会向心叶发展
2、为害。 主要通过根部伤口或从根毛顶端细胞间侵入,因此,地下害虫多或者线虫发生多的瓜田,一般枯萎病发生也重,但发病主要条件决定于当年侵染的菌源量。 一般头茬种植西瓜发病较轻,平均发病率为 重茬田西瓜发病重,平均发病率为 最高发病率可达 52%。 另外,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瓜类根系发育不良等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三、综合防治技术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 采取轮作换茬
2、水后,开始将催好芽的种子放入钵内,每钵一粒,最后再覆土 2 厘米。 温度控制非常关键,要事先在苗床下面铺设地热线,装好控温设施。 出苗前棚内温度控制在 2535,夜间不低于 12。 出苗后,白天气温保持在 2025,夜间不低于 15。 真叶长出后,棚内气温达到或超过 28时,应立即放风。 瓜苗长到一叶一心时,要结合补水施一次清水粪,并加 2%尿素或复合肥。 整个育苗期间补肥 23 次。
2、在烧火坑内靠苗床一面的墙上,面对床池中央的地方,向内挖一个上顶为半圆,高 、宽 、深 的拱形洞。 在洞的内上方,向床池中顶端火道方向挖一直径为 的烧火道,使其与床池内火道相通,在洞中垒上火炉。 将床池内火道用瓦或其它物品盖好并用泥抹严,以防漏水,填土踏实,恢复原床池底高度。 中间两条火道在烧火坑一端应延伸至床外,与床墙上的烟窗本通。 最后在床池周围建造围墙,北边墙高 40 厘米,南墙高 10
2、三层覆盖育苗有利保温。 大棚宽 ,东西向,用小竹秆作拱架,覆盖膜宽 5 米,其间设置两个宽 的小拱棚,小棚间留 50 厘米宽的走道,小棚离大棚 2530 厘米,如有条件,可在苗床底垫 1520 厘米的猪粪,以利于提高土温。 育苗营养钵可用 99 或 1010 规格的黑色塑料营养钵。 苗床底部应铲平、压紧、其上洒呋喃丹以杀蚯蚓或其它害虫,然后再铺一层废旧报纸,防止根深入底土,其上再摆营养钵。
2、足够的速效肥料,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的需要。 一般来说,在基肥中已经施入了部分化肥的地块,只要苗期不出现缺肥症状。 可不追肥。 若基肥中施入的化肥较少,或未配有化肥的地块以及表现缺肥症状的瓜田,应适量巧追苗肥,以促进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施肥时间以幼苗长到 45 片真叶前后为宜,或在浇催苗水之前,每 667 平方米(1 亩)追施 35 公斤尿素和 10 公斤过磷酸钙。 三、足追伸蔓肥。
2、壮、易坐果、整齐度好、高产抗病的中早熟品种。 如双抗京欣、郑抗 6 号、丰收 1 号等。 4、嫁接育苗一般于 1 月下旬2 月上旬在棚内播种育苗,用西葫芦做砧木进行靠接法嫁接。 西瓜比西葫芦早播 57 天,等西葫芦子叶展平、西瓜第一片真叶初展时即可进行嫁接。 嫁接后 3 天内遮阳保温保湿,3 天后适当见光,并逐渐撤除草苫,78 天后即成活。 成活后逐渐放风,1013 天后进行西瓜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