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2、同年份应有不同的防治内容和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严格检疫制度,限制国外及疫区的危险性杂草入侵。 清除田内及田边杂草,防止杂草种子散落继续繁殖。 施用农家肥料充分腐熟,杀死混入其中的杂草种子。 清洁灌溉水,减少草子进入农田。 (2)除草措施:合理轮作,阻滞杂草发芽或促进其发芽,消灭杂草。 耕翻、耙、中耕等土壤耕作措施是长期以来消灭杂草的基本方法,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办法。 利用动物
2、3035 厘米压蔓一次,在果 实膨大期,蔓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盖满地面,这时可停止压蔓,一般压蔓 56 次即可。 (3)压蔓方法分明、暗两种。 明压,是用土块、土团或柳条等将蔓压住。 暗压,是将蔓分段 埋入土层,沙土地可将蔓全部埋入土中。 秧蔓长势旺盛时,要埋得深些,紧些;长势弱的, 明压或压土浅些、松些。 3 留瓜 由第 23 雌花结出的瓜,果形正,个大,品质好。 对于小籽中熟 品种来讲
2、%斑潜净 1000 倍液叶面喷施防治幼虫。 花期温度应保持昼温 28夜温不低于 当西瓜苗长到 16 片叶时进行吊蔓,每株苗一主蔓和一侧蔓,将主蔓用撕裂膜吊蔓,使蔓匍匐于垄上并向一个方向延伸,以便管理。 当 7叶之间的雌花开放时,在 9:000 时进行人工授粉,坐瓜后一般每株只留 1 个瓜,其余的及早摘除。 如在 l 株主、侧蔓上有两朵雌花同时开放时,两个瓜全留,都能长大成熟。 开花期严禁灌水
2、根系,使根系不受伤,能正常健壮地生长。 (2)肥水管理。 头茬瓜在采收前 3 日施一次速效性氮肥,一般每株 1520 克尿素。 西瓜采收后及时浇水,促进新蔓的生长,扩大叶面积,为结瓜创造条件。 当植株有 80%坐果时,再重施一次肥料。 一般施硫酸钾 10 千克、磷酸二氢钾 10千克、尿素 5 千克或充分腐熟有机 500 千克、全元复合肥 20 千克。 (3)清园防病。 头茬瓜采收前
地栽培的西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使坐瓜期避开阴雨季节,以利授粉受精,从而提高坐瓜率。 蔓第二、三雌花开放期间,在盛花期晴天的早晨,采下雄花剥去花瓣用花药轻轻涂抹雌花柱头;雨天,雌花开放前用小塑料筒或纸袋罩花防雨,进行人工授粉。 据试验,人工辅助授粉比自然授粉在晴天无风时可提高坐瓜率 10以上,在阴雨天可提高坐瓜率 1 倍以上。 西瓜长到 45 片真叶、还没有匍匐生长时
2、病的植株上留种。 对有怀疑的种子,播种时干籽用 70温水浸种 10 分钟可杀死病毒,或浸种 3 小时的湿籽用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30 分钟,也可用 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 20 分钟,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2)科学选地。 西瓜地要远离其它瓜类地种植,减少传染机会。 (3)育苗移栽。 三月上旬阳畦营养钵育苗,生育时期提前 15 天,错过发病高峰。 (4)防止接触传播。 在整枝、压蔓
2、苏东台、浙江温州等西瓜产区安排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3849 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增产 12。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和保护地栽培。 种植密度 800900株亩,23 蔓整枝,距根部 以外开始留果,每株一果。 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忌过量施用氮肥,开花座果期控制浇水,幼果退毛后应保证合理的肥水供应,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 播种前苗床喷施敌百虫 800 倍液和甲基托布津 800
2、即用竹片和 120 厘米宽、米厚的薄膜做成小拱棚,棚高 4550 厘米,盖上薄膜,四周压实,加强管理,待 5 月底揭去拱棚。 三、选用良种、培育壮苗我省栽培的早熟品种主要有郑杂五号、长蜜二号,这两个品种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深受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 双膜保护栽培中,提早培育壮苗是高产、稳产的关键。 四、重施底肥、合理整枝重施富含磷钾的有机肥作基肥,根据土壤性质将总肥量的
2、大小苗分开,定植时间应选择在下午三点以后,并浇好搭根水。 若基肥不施,可在瓜苗移栽后适量追施肥料。 3、清理前茬 在主蔓长至 20 厘米时,及时清理掉前茬瓜蔓,以及棚内杂草。 二茬瓜的共生期不宜超过 15 天。 4、控温湿度 采用撩起大棚两边的农膜,加大棚内通风量,降低棚内温湿度。 特别是瓜蔓伸长至坐果节位时,强调降温促坐果。 果实膨大期棚温控制在 30左右,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膨大
2、瓜头到“一条线”上比较困难。 一般可以将瓜蔓围绕茎基部盘绕一周,通过调整所盘绕“圈”的大小,调整瓜蔓整齐度,这样还可以将坐瓜结位拖后,有利于统一授粉和分辨植株坐瓜情况。 留蔓条数要适宜西瓜的品种、种植密度、栽培方式等,都影响着西瓜的留蔓条数。 不同品种的西瓜,需要留取的瓜蔓数是不同的。 在同等种植密度下,中大型的西瓜,每株留瓜 1 个,一般留下生长比较粗壮的 34 条蔓;小型的西瓜,每株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