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2、瓜头到“一条线”上比较困难。 一般可以将瓜蔓围绕茎基部盘绕一周,通过调整所盘绕“圈”的大小,调整瓜蔓整齐度,这样还可以将坐瓜结位拖后,有利于统一授粉和分辨植株坐瓜情况。 留蔓条数要适宜:西瓜的品种、种植密度、栽培方式等,都影响着西瓜的留蔓条数。 不同品种的西瓜,需要留取的瓜蔓数是不同的。 在同等种植密度下,中大型的西瓜,每株留瓜 1 个,一般留下生长比较粗壮的 34 条蔓小型的西瓜,每株留瓜
2、王增甜。 在西瓜生产中,每亩用油田(大庆)保尔西甜瓜专用有机肥 2 袋加入西瓜三代王 1 瓶,对水 30 公斤叶面喷雾,苗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一次,可有效提高糖分积累,改善品质和商品性,含糖量提高 1。 四、喷施自制增甜液增甜。 在 100 公斤水中加硼砂(四硼酸钠)150 克、蔗糖1000 克、氯化钙 50 克,充分溶化,在西瓜膨大期选晴天下午喷施,每 100 公斤增甜液可喷 3
2、不锈钢的夹层锅中,加热煮沸。 随后可按一般生产加工汽水的方法,注意原液量占汽水总量的 10%,即 250 毫升汽水瓶应加 25 毫升原液。 三、西瓜晶将瓜瓤压汁后,注入薄膜蒸发器或其他浓缩罐中,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占 30%左右(可用糖度计测定),将白砂糖粉碎至 100 目筛,然后将浓缩的西瓜原汁与白糖按 1:10 混合,再加入少量的柠檬酸拌成面坯状,然后放入烘箱,在 50温度下烘干 20钟
2、一雌花出现在主蔓第五、六节,每隔五节再现雌花,结果强,一株可结多果,易坐果,果实商品率 平均单果重 斤,果实长椭圆形,表皮深绿布隐暗条带,果皮 米,中心糖度平均为 肉大红色,剖面好,口感风味中等,果皮硬韧,耐贮运。 产量表现:2005 年春秋两季单产在 斤之间,斤,秋季亩产 斤,年均亩产 斤,较对照黑美人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亩栽 300,播种后当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
2、向翻,一般翻瓜 34 次后,瓜面色泽即可均匀,采收前 45 天,当果实 8 成熟以上时,即可进行竖瓜,即把瓜竖立起来,使果实发育更趋圆整。 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正常果实,这往往是生理原因引起的,果实发扁、果皮加厚,这是由于留瓜部位太近和果实膨大期遇到低温所引起的,主蔓上第一雌花所结的果,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小拱棚和大棚栽培经常会遇到低温,故也常发生此种现象。
2、多菌灵对砧木、接穗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嫁接时,先摘除砧木的生长点,再将下胚轴的一侧自上而下切开,长度 厘米。 接穗在子叶下 1 厘米处削成楔形,米,插入砧木切口,用拇指轻轻压平,最后用塑料薄膜条扎紧。 四、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及时遮盖棚顶,避免强光直射,同时以少量散射光照射幼苗,防止出现萎蔫黄化而影响成活。 3 天内棚内温度保持 25左右,夜间不低于 18,白天不高于 40,湿度
2、量的提高,当种植密度增加一倍时,产量也就随之翻番。 三、天然授粉率极高:搭架栽培的瓜苗开花后雄花粉能随风自然传播授粉,试验田种了 10 株无籽瓜,没有进行工人授粉,每株都座瓜两个以上,需要疏瓜。 而常规栽培的蜜桂 230 株只有 181 株座瓜。 四、经济效益看好:采用搭架栽培技术实施高密度栽培,产量成倍增长,只增加投入 12 个工作日以及搭架材料和复合肥数量,一亩地就可相当过去两亩地的产量
2、施后盖土浇水。 主蔓长到 1020 厘米时,距植株 510 厘米处开沟,每亩施 45%复合肥 15公斤,结合浇水再施入适量人粪尿后覆土。 幼瓜直径长至 510 厘米时,距根 30 厘米与瓜沟平行开一条沟,每亩施 45%复合肥 10 公斤,浇水后覆土。 二、微量元素肥料。 合理应用微量元素肥料是提高西瓜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 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幼苗抗寒性。 一般可用 硫酸锌溶液浸种。
2、年份应有不同的防治内容和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严格检疫制度,限制国外及疫区的危险性杂草入侵。 清除田内及田边杂草,防止杂草种子散落继续繁殖。 施用农家肥料充分腐熟,杀死混入其中的杂草种子。 清洁灌溉水,减少草子进入农田。 (2)除草措施。 合理轮作,阻滞杂草发芽或促进其发芽,消灭杂草。 耕翻、耙、中耕等土壤耕作措施是长期以来消灭杂草的基本方法,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办法。 利用动物
2、不施,可在瓜苗移栽后适量追施肥料。 3、清理前茬:在主蔓长至 20 厘米时,及时清理掉前茬瓜蔓以及棚内杂草。 二茬瓜的共生期不宜超过 15 天。 4、控温湿度:采用撩起大棚两边的农膜,加大棚内通风量,降低棚内温湿度。 特别是瓜蔓伸长至坐果节位时,强调降温促坐果。 果实膨大期棚温控制在 30左右,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养分积累。 西瓜夏季栽培在苗期以保湿促活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