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2、施用西瓜专用复合肥效果更好。 不宜在土壤干旱时施浓肥。 土壤干旱时施浓肥,会使西瓜根系细胞质水溶液向外渗透,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易引起西瓜藤叶生理失永而枯萎甚至枯死。 因此,土壤干旱时应施低浓度肥,并做到先浇水后施肥,或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 不宜在阴雨天施肥。 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这时施肥不仅肥料易流失,而且会造成枝蔓和叶片徒长,使叶嫩藤脆,不利于坐瓜稳瓜,并易诱发西瓜发生病害。
2、能力;3、果实椭圆形,深绿花皮,外观美丽诱人,瓜个大小均匀。 4、单瓜重一般1525 公斤,栽培条件优越时可达 70 公斤,一般亩产 6000 公斤,高产 7000公斤以上,具有增产潜力大,田间易管理特点,更适合初学种西瓜的农民朋友选用;5、红沙瓤,肉质细嫩,汁多味甜,中心糖含量 13%,品质极其优良。 6、耐运耐贮性特强,黑龙江省 9 月下旬采收自然存放 40 天仍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2、圆形的病斑。 病斑显著凹陷,上面生有许多小黑点,潮湿时病斑处有粉红色粘物质。 老病斑常发生龟裂。 西瓜贮藏期间发病较多,病斑发展快,严重影响品质,甚至不堪食用。 病原真菌在病残体或土壤里越冬,附着在种皮粘膜上也能越冬。 还能在温室、大棚内的旧木材构件上营腐生生活,所以,棚室西瓜栽培更容易发生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由雨水、地面流水冲溅传播,棚室内空气湿度大容易发病。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87
2、式管理简便,适于密植,坐果率高,在早熟栽培或土壤比较瘠薄的地块应重点采用。 (3)三蔓整枝。 即除保留主蔓外,还要在主蔓茎部选留 2 条生长健壮、生长势基本相同的侧蔓,其它的侧蔓予以摘除。 三蔓式整枝又可分为老三蔓、两面拉等形式。 老三蔓定在植株基部选留两条健壮侧蔓,与主蔓同向延伸;两面拉即两条侧蔓与主蔓反向延伸。 此外,还有的在主蔓压头后(距根部 3050 厘米远处)选留两条侧蔓
2、性土或含钾量低的土壤,施用肥料中含钾量供不应求;地温低、日照不足、湿度过大妨碍钾的吸收,施用氮肥过多对钾的吸收变发生拮抗作用;叶片中含 下时易发生缺钾症状。 般土壤不缺镁素,但有些地区的田块缺镁,形成缺镁的失绿症。 随着西瓜植株对镁的吸收量增多,但镁和钙的再运输能力较差,导致缺镁而发生叶枯病。 缺锰多是由于土壤中缺乏锰引起的。 适时浇水,为避免缺硼情况发生,在瓜田开始有旱象时应及时浇水
2、虫的发生。 雨水可冲刷蚜虫,降低虫口密度。 春铲除西瓜刚杂草进行销毁,以减少蚜虫数量。 瓜田最好不棉花等寄主作物田相邻,以减少虫源。 结合间苗和定苗,将有蚜苗拔除,并带出田外埋掉或沤肥。 保护地里冬季继续繁殖的蚜虫,很容易被消灭。 方法是:温室瓜菜上的蚜虫,每亩用 50升敌敌畏乳油熏烟,密闭 3 小时,连续熏2,可全歼温室内的蚜虫。 蚜的天敌很多,在北方主要有七星瓢虫、草蛉、食蚜蝇、异色瓢虫
2、瓜苗中,每隔 2间相对斜插两根,使上端交叉呈“人”字形,两根竹竿的基脚相距 65米,再用较粗的竹竿绑紧做上端横梁,在人字架两侧,沿瓜苗行向,距地面 50 厘米左右做上端横杆(腰杆),各交叉点均用绳绑紧。 在每株瓜苗的上方,将塑料绳吊挂在骨架上,让每条瓜蔓沿着塑料绳生长。 整枝绑绳。 采用双蔓整枝,选留 1 主 1 侧蔓,其余侧蔓去掉。 在主蔓上第 2、3雌花节位上选留 1 瓜。 当瓜蔓长到
2、于穴盘小孔的中心,以减少带帽苗。 播种后用基质进行覆盖,均匀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多,约为饱和持水量的 80%,然后移入催芽室,白天 28,夜间 18,同时可根据品种发芽特性,采用控制催芽温度或浸种催芽时间的方法控制其出芽速度和时间,最好使其在清晨拱土,以防夜间徒长。 如无催芽室,播种后也可直接放入温室中,应尽量降低夜间温度,以防徒长,如遇连阴天则降低育苗区温度和控制苗床湿度,防止徒长。 当
2、培小果型西瓜可选择黑美人等。 合理浇水。 在施足底肥和底水的基础上,尽量少施肥,少浇水。 需要浇水时应浇小水,不可大水漫灌,切忌土壤忽干忽湿,采收前 57 天不能浇水。 高温期要于清晨或傍晚地温低时浇水,不要在温度较高的中午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水。 合理施肥。 在西瓜发育前期肥水不足时要逐步进行补充,追肥时先进行叶面喷肥,再进行根部追肥和浇水。 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增强瓜皮韧性,减少裂瓜。
2、果实采收不及时,会因瓜瓤组织崩溃、解体而发生空心。 防止西瓜空心,应根据西瓜空心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对土壤适应性好的品种,如雪峰花皮、蜜红、黑蜜 2 号等。 选择主蔓第二雌花以上的雌花坐果,结出来的瓜果形端正,果大、品质好。 合理施肥、整枝、施足基肥、追肥两促一控即瓜苗移栽后倒蔓前促苗,植株坐果达 80%左右并有鸡蛋大小时促果,采用 2整枝,地膜覆盖栽培。 适期早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