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
2、西葫芦栽培应在棚内最低气温稳定在 11以上,地温稳定在 13以上时定植。 各地气候条件不同,保温方式不同,适宜的定植期也不同,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定植应选在晴天中午进行。 为了避免大幅度地降低地温,应采取对定植穴或定植沟浇水的方法。 可以于定植时在定植垄上按 50穴中浇水,待水渗下后放入苗坨,封穴,用湿土把膜口封严。 栽苗深浅要一致。 每亩栽2000株左右。 田间管理前期搭好丰产架子
2、少,可设法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人工授粉西葫芦为雌雄异花受粉作物,在棚室栽培条件下,须进行人工授粉。 方法:每天上午 910 时,采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将雄花的花蕊往雌花的柱头上轻轻涂抹,即可授上花粉,每朵雄花可授 5 朵雌花。 同时用 202,4d 溶液涂抹雌花柱头或花柄,可提高坐果率。 此外,当植株花朵过多时,要适当疏花,以保证植株正常结瓜。 吊蔓整枝对蔓生性西葫芦,从定植缓苗后
2、蔽,光照差,可在根瓜采收后进行吊蔓,使茎直立生长。 如果发现植株有徒长的趋势,可用 50助壮素 500 倍800 倍液喷雾。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 保花保瓜。 西葫芦为虫媒异花授粉,大棚内湿度大,昆虫少,雌花授粉不良,可在进行人工授粉的同时,用 2,4涂抹瓜柄或幼瓜,能起到保瓜的作用,且生长速度加快,产量提高。 及时防治病虫害。 西葫芦常发病害主要是病毒病、白粉病和灰霉病
2、00 倍液和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交替使用,67 天喷 1 次,连续喷 34 次。 霜霉病:苗期发病,子叶被害部位产生黄斑,最后枯死;真叶被害初期呈水渍状,发展呈多角形黄色病斑,干枯时易破裂,在高温条件下病斑背面长盔为色霉层。 防治方法:可选用 58瑞毒锰锌 500 倍液,25瑞毒霉与 70代森锰锌12 混合的 500 倍液,或 64杀毒矾 400 倍液,67 天喷 1 次
2、或阳畦一定要注意及时揭开放风口,降低温室或阳畦中的温度,以防幼苗徒长。 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 2025,夜间为 812。 当白天的温度超过 25时开始放风,降至 20时缩小放风口或关闭风口。 当畦内气温降至 15左右时要覆盖草苫,保持早晨揭苫时 68。 育苗期间还要严格控制浇水,水分多,极易徒长。 当出现干旱现象时,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浇水,浇水后必须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温度、湿度。 定植前 57
2、按 50厘米的株距栽苗。 栽苗时,先在地膜上划十字口,把地膜向四面揭开,然后挖穴栽苗,每 1/15 公顷种 18002000 株,栽苗后浇足底水。 管理:缓苗期气温不超过 30不放风。 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 2025,夜间在 15左右。 白天温度超过 25时要放风,温度降至 20时闭风,低于 15时要加盖草苫。 由于黄皮西葫吸水能力较强,故浇水不可太勤,以防徒长。 在果实开始膨大时,每
2、以上。 春季温度高时,要加大放风量,白天棚内温度不要超过 30 摄氏度,夜间外界温度高于 12 摄氏度时应昼夜放风。 2、肥水管理:根瓜开始膨大时(10 厘米)应及时浇水,结合浇水可顺水冲施化肥,每亩施入 1520 公斤磷酸二氢钾。 在根瓜普遍采收,第二条瓜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 2025 公斤。 以后每半月左右进行一次追肥,或隔一水追一次肥。 3、光照
2、45 厘米,逐穴浇定植水,封穴。 缓苗时逐穴浇定植水,防止水量过多导致地温下降。 五、植后管理:定植后到结瓜前注意提高日光温室温度,促进缓苗与发棵。 中耕松土,促进长根,为结瓜打下基础。 定植到缓苗,历经 5,一般不放风,晚间加盖小拱棚,千方百计提高温度。 白天高温可维持到 25甚至 32都可以,夜间低温不低于 15缓苗后温度可稍降低,白天维持 22夜间15。 六、加强中耕:缓苗后加强中耕
2、毒的积累。 四、培育壮苗,严把定植关育苗须加强温度,温度管理,严防幼苗疯长,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抗逆性,移栽时,凡感染病毒的苗子一律淘汰,以免定植成为病毒病的传染源,秋季栽培时为避免定植时伤根传染病毒病,可进行直播。 五、消灭蚜虫蚜虫是传染病毒病的重要媒介,病毒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蚜虫的发生量有密切关系,及早防治蚜虫病毒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挂银灰膜驱避蚜虫,还可用 溴氰菊酯或连灭杀丁乳油
2、接夹夹上,栽植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 嫁接后头 2 天要遮光,温室内保持 30高温以利伤口愈合。 3 天后逐渐见光,降低温度。 一周后可正常管理。 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锻炼,白天 20,夜间58。 25 天至 30 天当幼苗出现三四片真叶,已开始现蕾时即可定植。 4、定植后的管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温度白天保持在 2530,夜间 1520,湿度8090%为宜;深冬连阴天张挂反光幕或日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