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
养基的成分和作用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营养基质。 营养物质:蛋白胨、肉浸液、牛肉膏、糖醇类、血液、鸡蛋和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类 水 凝固剂:琼脂、明胶 抑制剂 指示剂 培养基的种类 ( 按用途分类 ) 基础培养基 :培养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如普通平板 营养培养基 :能满足营养需求较高细菌的生长,如血平板 鉴别培养基 :含有某些特定的底物,用于鉴别细菌
了细菌 DNA上两侧的基因。 当其转导并整合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 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上个别的基因。 课件制作 陆曙梅 局限性转导 课件制作 陆曙梅 普遍性转导与局限性转导的区别 区别要点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基因转导发生的时期 裂解期 溶原期 转导的遗传物质 供体菌染色体 DNA任何部位或质粒 噬菌体 DNA及供体菌 DNA的特定部位 转导的后果
呼吸道 、 泌尿生殖道等粘膜的固有层中广泛分布淋巴细胞 , 在原籍菌的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 , 产生 分泌型 IgA, 抑制外籍菌 , 保护原籍菌 , 有很强的抵抗感染能力。 ( 3)生物颉抗 正常菌群对致病菌等外袭菌有颉抗作用。 给小鼠喂服肠炎沙门氏菌,在肠菌群正常时,小鼠无发病和死亡;若先服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则动物全部死亡。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0 ( 4) 益生菌与益生元
1g 甘油 30ml 制霉菌素 200mg/ml 牛胆酸钠 3g 氯化钠 15g 1%水溶性黑色素 20ml 琼脂 17g 蒸馏水 1000ml 30℃ 下培养 7d,对光观察,菌落中心呈黑色,边缘透明,菌落圆形,表面光滑,呈粘状。 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在玉米苗上,验证是否发病。 :用专化性噬菌体,如 ZP ZP82等检验。 5 .血清学检验:用酶联免疫法等检验。 检疫和防治 : ( 1)微波炉
学诱变剂有 5溴脱氧尿苷 、 5氟脱氧尿苷 、 2氨基嘌呤 、 亚硝酸 、 羟胺 、 烷化剂等。 3. 生物学方法 增强毒力 ( 通过易感动物 ) 、 减弱毒力 ( 通过非易感动物等 )。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2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主要形式有 转化 、 转导 、接合 、 原生质体融合 和 转染。 一 、 转化 供体菌游离的 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
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课前调查,填写“好”细菌(真菌)光荣榜,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生物。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与人的交流能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实验分析 演示实验:酵母菌发 酵,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推论,分析,得出结论。 找出教师操作的错误,推演发酵现象的实质,体验人类对发酵作用的利用,完成学案中演示实验分析。 指导学生对发酵现象进行观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性迅速而准确,而线性的染色体 DNA 的两条互补链彼此已完全分开,复性就不会那么迅速而准确,它们缠绕形成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 DNA 与不稳定的大分子 RNA,蛋白质 SDS 复合 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有几种 构型 ,转化率如何。 细菌质粒 DNA 有可以相互转化的 3 种不同构型,即线状、环状、超螺旋。 微生物常常通过质粒倡导从而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基因重组,常见的方式有:接合、传导
呈碱性变色 培养基变蓝 培养基 糖发酵试验 甲基红试验 靛基质试验 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鉴定: 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的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 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鉴定 试剂(诊断血清) :含抗体 检测对象:特异性抗原 方法:直接凝集试验(玻片法)、荚膜肿胀试验 伤寒杆菌诊断血清 (含抗伤寒杆菌抗体) + 待检测细菌 细菌凝集 玻片凝集试验 :阳性 报告: 检出伤寒杆菌
新诺明 氯霉素 四环素 呋喃妥因 红霉素 利福平 1997~2020年变形杆菌属对常用 抗生素的耐药性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20年 2020年 抗生素 Num. %R Num. %R Num. %R Num. %R Num. %R 环丙沙星 104 183 379 326 548 19 庆大霉素 82 189 19 380 324 16 542 复方新诺明 26 96 351
培养基不变色。 实验仪器 ,材料和用具 实验仪器 37℃ 恒温培养箱、 20℃ 恒温培养箱(室温代替)。 微生物材料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这四种菌种的斜面各 1支。 试剂 甲基红试剂、 V. P试剂、吲哚试剂、格里斯试剂(硝酸盐利用试验 )、卢戈氏碘液 (淀粉水解试验 ) 实验仪器 ,材料和用具 实验用具 试管:每份每个试验 2根试验, 1根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