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
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提高工效。 对工艺系统重点 、难点部分,编制施工工艺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后再行施工。 管理机构职责划分 根据工程设计,实施及项目管理经验,我方组建组织机构并配备相关人员。 工程项目组下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总监、设计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员等。 设计组:按系统的情况配备相关技术工程师,共配备 2 名设计工程师,负责本工程设计工作
0198— 94》。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 92》。 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2020》。 8.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文件《 GB12663— 90》。 9.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25— 94》。 10.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 GB50332— 1998》。 11.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 GB50313— 1998》。
○ 3 微波报警器。 a. 雷达式微波报警器。 a) 微波对非金属物质的穿透性可能造成误报警,因此微波探测器应严禁对着被保护房间的外墙、外窗安装。 同时,在安装时应调整好微波传感器的控制范围和其指向性。 应将报警传感器悬挂在距地面 ~2m 的高处,探头稍向下俯视,使因其穿透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小。 b) 探测器应尽可能地覆盖出入口,以获得较高的探测率。 c)
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 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水、电工长协助送外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
对测试孔应做好防护工作。 测试孔的深度应与实际的用孔相一致。 岩土热响应试验应在测试孔完成并放置至少 48h 以后进行。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测试应采用布置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测点的布置宜在地 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且间隔不宜大于 10 米;以各测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岩土热响应试验测试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 11 1 岩土热响应试验应连续不间断,持续时间不宜少于 48h; 2
度和空调冷热负荷输入专业软件,在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动态耦合计算,通过控制地埋管换热器夏季运行期间出口最高温度和冬季运行期间进口最低温度,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 条文中对冬夏运行期间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温度的规定,是出于对地源热泵系统节能性的考虑, 同时保证热泵机组的安全运行。 在夏季,如果地埋管换热器出口温度高于 33℃,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工况与常规的冷却塔相当
选产品,我公司将进一步与加工部门、生产单位联系签订供货合同。 按照物资供应计划,搞好及时供应,满足施工需要。 如不同意,我方将根据业主方及(或) 监理单位的意见,继续提供产品选型,直至满意为止。 一览暖通英才网收 集,仅共参考 10 3. 1. 5. 2施工准备流程图 :(见下图) 3. 2 施工工艺 3. 2. 1 空调水管道施工工艺 供回水管管径 DN50mm 的采用镀锌钢管,管径
)层 安防系统分控制中心、大楼设备层、避难层 *****综合楼 系统集成方案 6 4860 层 办公层 6162 层 通信设备层 6364 层 观光层 65 层 水箱、油机、设备层 2 . 系 统 工 程 建 设 的 总 体 原 则 1) 遵 守 国 家 有 关 的 法 规 和 政 策 , 针 对 建 设 单 位 的 各项 要 求 , 总 体 规 划 , 分 阶 段 实 施。 2) 安 全 可
络系统的可互操作性是指在一个网络上的不同厂商的系统之间 是否可以透明地以统一界面相互访问对方的系统、文件数据以及应用系统,以达到共享资源的目的。 显然,对于网络可互操作性的要求是必需的,因为没有一个较具规模的网络不是异物化的。 网络的兼容性 当一个已有的网络在采用新技术或新的网络设备进行改进、扩充和升级时,这些新的网络设施 (软、硬件 )是否能与原有的或其他的网络设施兼容是非常重要的。
管设置处水体的静压应在换热盘管的承压范围内。 在进行污水换热器的设计时,应考虑污垢热阻。 污 水换热盘管管材与传热介质应符合本规范第 节的规定。 闭式 污 水换热系统 应设置自动充液及泄露报警系统。 闭式 污 水换热系统 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传热介质的水力特性进行水力计算,且宜采用变流量设计。 闭式 污 水换热系统 宜设置反冲洗系统,冲洗流量宜为工作流量的 2 倍。 当水体为海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