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 守疆土、随从作战、纳贡赋、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历史教训: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暴政引起民忿:奢侈腐化,暴政失去民心。 商汤和周武王有作为、勤政事、用贤人、伐无道、除暴君、善联合,深得民心。 夏、商、西周兴亡的启示 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约前 2070年 夏朝建立 禹 约前 1
青铜时代 商人 贝 邮驿传递 典型例题 【 例题 1】 夏 、 商 、 西周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 解析 】 原因: (1)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 (2)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农业生产采取集体耕作的方式 , 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过程 : 武王开始实行分封 周公东征后继续分封 表现 : 周王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土地和人民 服命、守土、作战、纳贡、述职 诸侯 二、西周的分封制 作用 ( 1)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统治 ( 2)开发了边远
的 分封制 和 宗法制 四 . 练习 1. 商朝时在中央设置的执掌军权的官职是( ) A 相 B 祝 C 史 D 师 D 2.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 ) A 夏民后裔 B 商代遗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数民族 B 3.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力。 回答题目时,应做到:( 1)分析“禅让制”和“世袭制”两个概念的含义。 ( 2)抓住两种制度反映的本质,即“禅让制” —— 民主制度;世袭制 —— 专 制制度。 答案:( 1)实行民主选举首领制度;人人平等,公有观念强;财产公有;社会安定。 ( 2)民主选举首领的禅让制的破坏;人们的私有观念增强;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3.“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 )
社会的上层建筑。 西周初期 , 周王有较高的权威 , 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 、 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 , 并朝贡财物和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 , 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 , 而且扩大了疆域 , 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有两重性。 一方面 , 诸侯听命于周王 ,另一方面 , 诸侯国受分封之后 , 在其境内自成一体 , 有其相对独立性。
姜 太 公 周 公 旦 周武王 第 6课 西周的分封 一、武王伐纣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周国力的日益强大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武 王 伐 纣 牧野之战示意图 有人说,商
晋 齐 宋 周朝的疆域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北到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南达长江流域,东临渤海,西抵陕甘地区,疆域空前辽阔的强大奴隶制国家。 分封的目的: 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 分封办法: 周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 王畿,由周天子直接去统治。 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
字,记述周康王册封为宜侯夨,赏赐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 该簋铭文是关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重要史料,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的统治区比商朝更大。 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 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 分封制。 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 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 封国的统治者为国君(一般称为诸侯)。 注
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武王伐纣 ⑴ 商纣暴政 炮烙等酷刑,残害人民。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嬉戏享乐 ⑵ 周国强大 周文王任用姜尚国力渐强 看谁知道多: 说说文王、姜子牙故事 ⑶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公元前 1046年 武王伐纣是一次著名的战争 武王伐纣是什么性质的。 ( 1)商纣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