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针菇夏季种植技术金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极为丰富,且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夏季利用冷库控温栽培金针菇,效果较好。 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配料利用:冷库栽培较适宜的配方为:(1)玉米芯 50千克,麸皮 5千克,玉米面 膏粉 2)木屑 15千克,棉子壳 35千克,麸皮 5千克,玉米面 膏粉 料拌均匀后按 1:(比例加水,含水量以用手握紧料时不滴水为宜,掌握在 67 之间,若
2、左右,上部用塑料薄膜盖严,经过2436 小时的充分浸泡后,捞出即可。 )整畦畦为南北向,宽 1 米,长视棚宽而定,畦深 810 厘米,畦间距3050 厘米。 挖畦的土暂放在畦埂上。 (2)铺料浸泡好的培养料在畦内铺成龟背形,也可铺成波浪形,料垄厚 15 厘米,两边料厚 58 厘米,用料 1520 千克/平方米。 (3)播种与覆土把培养好的菌种掰成 12 厘米见方小块,采用穴播的方式,穴间距
2、雄穗对叶片的荫蔽,减少了大量花粉对叶片的覆盖,大大改善了果穗上部叶透光条件;同时玉米去雄行间可降低株高 30分,田问形成多条风道,改善了上部叶片的通风条件。 因而提高了光能作用率,增强了光合作用机能,可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供给籽粒灌浆,减少空秆、秃尖,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3、减轻各种虫害,有利增产增收实践证明,玉米去雄时,正值玉米钻心虫和穗蚜集中重叠发生期。
2、成宽 1 米,高 6070 厘米左右的长堆,长度不限,少量的也可堆成圆堆。 在堆的两侧周围用直径 34 厘米的木棒打斜孔至料堆底部,打孔的间距为 10 厘米,以便通气。 在料堆上插温度计观察料堆温度,23 天后堆温可上升至 55以上,这时可进行第一次翻堆。 翻堆的方法是将内部的料翻到外部,外部的料翻到内部,再进行发酵,经过 1 天料温重新上升到 60左右,再进行第二次翻堆。 一般翻堆 3
1、 5、6 月份以后拉秧体闲,利用 7、8 两个月的休闲期生产草菇,而后再生产秋延晚蔬菜。 温室前茬净地后,晒地 12 天,做东西方向,宽 80 厘米,长 10 米,高1015 厘米的床,床间留 60 厘米宽的排水沟。 而后,床面上撒 1 层石灰粉消毒,浇 1 次透水保湿,打 1 次 800 倍的敌敌畏灭虫、覆棚膜,盖好苇箔或遮阳网。 养基配方棉籽皮 50%、稻草(切短约 3 厘米)40%
2、材料,如竹竿、钢架、草苫子等损害较大。 因此,草菇很少在新建大棚栽培,却最适合在一些种植时间较长的老棚栽培,不怕损坏棚室的支架等设施,又可改良土壤,增加收益,效果明显。 栽培草菇可遵循以下步骤: 选新鲜的麦秸、玉米、棉籽壳等作为原料。 这里以麦秆为例,先用 3%灰水浸泡 24 小时后捞起沥干,拌入石膏、畜禽粪、磷肥、草木灰等建堆发酵。 麦秆堆制发酵时,一般堆宽 ,堆高 1 米,长度 1
2、80%以上。 一、农业防治在草地螟产卵期,未孵化之前,清除田内及地边杂草,把铲下来的草集中起来埋掉。 草地螟大发生年,幼虫未进入豆田前,挖防虫沟阻杀,沟里可施药剂。 二、化学防治1、熏蒸:在 8 月成虫盛发期,用 80%的敌敌畏 100150 克拌锯末和麦糠 4 千克,每亩 40 堆,均匀堆在大豆棵下,一般可维持药效 810 天。 2、喷雾:成虫盛发期后 710 天,为幼虫孵化盛期
2、栽培方法将稻草段或麦草段均匀地铺在挖好的菇床里,铺一层草段再铺一层麸皮及一层菌种,麸皮用量为总干草量的 5%,菌种的用量为 10%,最上面的一层菌种稍多些,然后将小土垄上的土撒在料面上,高 10 厘米至 12 厘米,用木板将培养料压紧。 培养料上床后,沿菇畦长度方向架小型拱棚,拱棚高度 50 厘米左右,覆盖薄膜保温。 畦间蓄水沟装满水,保持大棚里的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 80%,气温不低于 28
1、何在夏季选择适宜的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利用市场淡季获得高效是许多菇农关心的问题。 现结合实践经验介绍几种适宜夏季种植的食用菌品种。 孢蘑菇,又称大肥菇,是一种中温型蘑菇品种。 该品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 2034,最适温度 2527,子实体生长发育适宜温度2729,高于 30或低于 26均不利出菇。 根据该品种的适温范围,以夏季播种,早秋出菇的栽培方式最为适宜,这既可以利用其能耐高温的特性培养菌丝
1、、窖藏法选背风向阳,地势略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挖窖。 窖的大小按贮种量、地势、土质而定。 一般 方米的窖容可贮 250 公斤稻种。 窖深以 挖窖过深,窖温增高,地下水上升,种子含水量增加。 窖容以 2 立方米左右为宜,土质好的也不宜超过 3 立方米。 长形窖比圆形窖好,容易与地温接近,能自然控制温度,不致发热坏种。 入窖时期,以土层上冻 36 厘米厚时为好,出窖时间以化冻 610 厘米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