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
1、、品种选择按市场需求、生产目标和气候条件选择如农大 108,郑单 958,鲁单 981,浚单22,登海 9 号,农大 3138,高油 115,豫玉 22 等适合本区域大范围种植的优质高产国审、省审品种。 2、种子处理种子精选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机械或人工选粒,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 种子的纯度不低于 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 85%
、酰胺类除草剂。 如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丁草胺等。 多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好,对下茬作物相对比较安全。 2、三氮苯类除草剂。 如莠去津草净津、西马津、赛克津等。 多为选择性苗前芽后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禾本科杂草,兼治部分阔叶杂草。 这类除草剂的部分品种持效期较长,可能对下茬作物造成积累性药害,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3、复配类除草剂。
2、黄禾的方法(也叫穿种),即在小麦乳熟期,把玉米点播在麦垄间,这只能由人工操作,玉米株数不易保证。 而且在小麦收获过程中,往往因人畜踩、车轮轧而使伤苗率达到了 8,造成缺苗断垄。 据调查,穿种比铁茬播种亩株数少 500700 株,难以实现亩株数 32004200 株的要求,且株距不均。 玉米茎秆高,生长过程适逢雨季,如耕后播种,遇风遇雨易倒伏。 免耕铁茬播种后,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强了。
2、 月 10 日前防完。 二、播种1、播种期:夏播越早越好,6 月 22 日前播完。 2、播种质量:做到行距、播深均匀一致,行要直,落粒均匀,覆土严实。 亩播种量 2斤。 3、底化肥的施用:夏玉米全生育期施用纯氮 1015 公斤,底肥应以复混肥为主,亩用量 4050 公斤;或亩施尿素 15 公斤,二铵和硫酸钾各 10 公斤。 三、播后田间管理1、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机械喷药进行土壤封闭
2、玉米产量的重要阶段,仍需要充足的水分。 此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 70%75%为宜。 以上各期,若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的下限时就应浇水。 同时遇涝应及时排水。 防治病虫害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当每 10 株玉米平均蚜量达到 500 头以上时,可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10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螟是穗期的主要虫害,每1/15 公顷可用 250 克 3%辛硫磷颗粒剂,拌细沙 56 千克
2、040 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对红蜘蛛,当有虫株率达 5%时,用 15%扫螨净乳油15002000 倍液或 20%灭扫利乳油 2000 倍液喷雾防治。 防病 夏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有青枯病、粗缩病、矮花叶病等。 青枯病:连作玉米田及高湿、雨后骤晴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发病初期叶片呈灰绿色,并逐渐萎蔫下垂变黄,根系和茎基部呈水渍状,后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在晴天中午用瑞毒霉和天丰素混合喷雾,经
2、9002 等。 种子处理选择 ?戊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玉米种衣剂,或药剂拌种。 3、播种质量。 小麦收获前 57 天套种或麦收后及时抢茬播种,墒情不足时播种玉米后应及时浇水。 播种量 253 公斤亩。 等行距为 5065 厘米,大小行时,大行距为 8090 厘米,小行距为 3040 厘米。 4、合理密植。 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 42004700 株亩,大穗型品种留苗32003700 株亩。
2、米不同生育时期配以磷钾肥,分次进行。 在实践中,通常分三次追肥:苗肥、拔节肥、攻穗肥。 苗期施肥应早施,占总追肥量的 10%左右,拔节肥占总追肥量的 60%左右,这次施肥是关键性的追肥,攻穗肥占 30%左右,夏玉米在拔节和孕穗期对氮、磷、钾需求较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配施磷钾肥。 3、注意叶面肥的应用:叶面施肥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措施,被许多人所认识应用,如在玉米拔节期喷施 磷酸二氢钾 2
2、穗前 10,由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急剧增长,对肥、水条件反应敏感,所以是玉米一生需肥、水最多的时期,应肥、水猛攻,促穗大、粒多,并能使穗位以上节间伸长,叶片间距加大,有利于接受阳光,制造养分,特别是中上部叶片的光合产物是果穗发育时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因此,大喇叭口期肥、水充足是争取穗大、粒多的关键措施。 若此期干旱、缺肥,必然茎、叶长势减弱,造成雌、雄花期不育,导致减产。
2、叶斑病,每亩可用多菌灵 60 克、百菌清 60 克或三唑酮 60 克对水 30 公斤喷施叶面,隔 7 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隔行去雄玉米在刚抽雄穗时,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两行去一行雄穗,有利于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 去雄的方法是:在雄穗刚抽出一半时,隔行拔除,也可用镰刀掠去。 去雄时应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损伤顶端叶片,也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