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
的构造 机械部分 光学部分 镜座 镜柱 镜臂 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镜筒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遮光器(光圈) 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 目镜 : 物镜: 5 、 10 、 16 10 、 40 、100 (油镜)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约上的“上”字吗。 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
现大量水泡。 染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滴加染色液时,可让载玻片一头略高,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连续两三次,这样才能充分染色。 (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取镜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
物镜 1 5ⅹ 40 ⅹ 2 10 ⅹ 40 ⅹ 3 10 ⅹ 4 ⅹ 4 ⅹ 10 ⅹ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被观察的细胞在视野中就越大,在同样大小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会少,反之会多。 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 你有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还是在目镜上。 边观察边 移动玻片 ,如果脏东西也跟着移动,则脏东西在玻片上; 边观察边 移动目镜 ,如果脏东西也跟着转动,则脏东西在目镜上;
大光圈 光线较弱时用 平面镜 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遮光器 (2) 显微 镜 的 用 法 视频展示 根据视频提出问题: 显微镜的用法分哪几步。 影 片中的观察包括了课本中显微镜用法的哪几步。 使用显微镜时,每一步是如何操作的。 在调焦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玻片标本与物像的关系怎样。 总结显微镜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 取送显微镜时,必须保持镜身直立,轻取轻放。 观察液体标本时
1压片夹 1镜柱 1镜座 一、取镜安放 右手握, 左手托。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 对光 放置标本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下降镜筒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调准焦距 观察和绘图
称 中教二 教龄 2 职务 教师。
放大 实 正立 虚 大 放大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离之间 倒立 倒立 考考你 :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home 望远镜 zj • 物体离目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为什么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放大了。 • 视角
显微镜原理 物体位于物镜( objective)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 经物镜以后,物体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I1。 I1靠近目镜( eyepiece)焦点 Fe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 I2后供眼睛观察。 视角放大率理论值 )mm(250 长度单位eo ffeo ffL 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
叶绿体 ( ) A.具有双层膜 B.呈绿色带状 C.内部有许多基粒 D.呈绿色椭球形 【 解析 】 选 D。 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只看到它的形态,看不到其内部结构;黑藻叶绿体呈绿色椭球形;水绵叶绿体呈绿色带状;双层膜和基粒是其亚显微结构。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B.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
,使 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1厘米的距离 )。 ③把一个 合适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 左眼 注视目镜内 (右眼睁开 ,便于以后 同时画图 )。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 白亮的视野。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升 — 转 — 看 — 调 光线 载物台 通光孔 反光镜 物镜 白亮的视野 载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