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 : 有热量吸收的化学反应 为什么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放热反应 , 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的能量。 在反应过程中 , 不断放出热量。 吸热反应 ,生成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的能量。 在反应中 , 不断吸收热量。 结论: 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所蕴藏的能量是一定的。 发生化学反应时,当生成物和反应物所蕴藏的能量不同时,就会出现放热或吸热现象。
靠近透镜 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计 20 分) 1.( 07宜昌)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 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 2.( 07大连) “小孔成像”时,对小孔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小孔成像说明光具有____________特点。 3.( 07威海)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
道压力在减 小。 【答案】 A、 B、 D 【例 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1T,电场强度为 10 3 N/C,一个带正电的微粒, q=2106C,质量 m=2106㎏,在这正交的电场的磁场内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带电粒子运动的速度大小多大。 方向如何。 20m/s 与电场强度成 60176。 斜向上。 【解析】运动 电荷作匀速直线运动
1身高为 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 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像的高度为 cm;当他以 0. 5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 2s 钟后,他 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 1如图 6 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 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 上的火炬点燃。 1 2020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 8. 0 级地震。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_ 1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的叫声音调高。 的叫声响度大。 ,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 的基础。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所以人类听到的声音都是_____。 ,它是利用 (填“声音多次反射”或“声音在墙壁中传播”)形成的,使得人在围墙内附近说话,在围墙的任何位置都能听到。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减小 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南京市 ) C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 , 错误的是 ( ) 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真空不能传声 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 北京朝阳 )
A B A180。 B180。 平面镜成像时 ,所有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过其像点。 A B S180。 例 2 如图所示,一人从 A处出发到河岸边提水送到 B处,请画出他行走的最短路程,并简述理由。 清澈的游泳池的池底看起来十分浅。 游泳池真的那么浅吗。 问题三 : S180。 S 水 空气 不要在陌生的水域游泳。 例 3 某人看到清澈的河面下有一条鱼,他要用鱼叉叉中这条鱼,他应瞄准
这是因为发声时声带振动的( ) A、频率不同 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响度不同 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 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上述三项都不同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目的: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开始导入,激发兴趣的同时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既学到了知识又领略了大自然的奥妙。 二、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的 总结性学习。 ① 小组自主探究:用实物(苹果)让学生按照老师设置的问题要求去找外貌特征和内部特征,让学生总结苹果的特征。 ② 引导学生去想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征 ,并进行总结其特征。 性状的学习 总结
2)氧气和臭氧都具有强氧化性, 臭氧的氧化性更强。 一 、同素异形现象 (1)C+ O2 ==CO2 点燃 (3)4P+ 5 O2 == 2P2O5 点燃 同素异形体之间转化 (金刚石)石墨 C )(( 1 ) C 一、同素异形现象 (2) 3 O2 ==2 O3 放电 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吗 ? [讨论 ] 动手并思考 : 制作 C4H10可能的结构模型 正丁烷 异丁烷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