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A指南针受到地球吸引力的作用 B指南针是磁体的 N极 C指南针是磁体的 S极 D指南针的一端是 N极,别一端的 S极 N N 用条形磁铁的 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 A端,发现能把 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 A端( ) A一定的 S极 B可能是 N极 C可能是 S极 D一定是 N极 ,当靠近小磁针的N极和 S极时都能吸引,则这物体的这端( ) A可能是无磁性的 B可能是 N极 C可能是 S极
的部位。 任何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而且是 不可分割 的。 磁体上 指北方 的磁极叫 北极 ,用 N表示。 磁体上 指南方 的磁极叫 南极 ,用 S表示。 N S 实验:磁体吸引小铁钉 N S 北 南 实验:确定磁体的
.“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 例 4】 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 C B 典型例题解析 【 例 5】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 700 m处鸣笛,汽车直 线向前行驶 40 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 解:设所到回声时,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汽车运动的路程为
48℃ 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熔点 非晶体熔化 图象 温度 /℃ 时间 /min 说明: 整个过程一直在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物质先变软、再变稀、最后成为液态。 和晶体熔化的区别: 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点 二、凝固: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 E F G H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情况 状态 EF FG GH ② 条件: ③ 特点 : 放热 下降 液态 放热 不变
光夹角为 ______,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 1200时,入射角为 _______。 6 、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______的缘故。 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某些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 _______的缘故。 某人站在穿衣镜前 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____m,当他向镜面前进 ,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____m。 图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一、目的:研究平面镜的像跟物体的关系 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蜡烛(或棋子)、铅笔、白纸 三、步骤: 把白纸铺在桌面上,让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中央; 将点燃的蜡烛(或棋子)放在镜前的任意位置,观察镜中的像; 拿一个相同的蜡烛(或棋子)在玻璃后移动,直到与点燃蜡烛(或棋子)的像重合; 比较蜡烛(或棋子)与它的像的大小关系;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的关系;
丰 4040 2048 皮尔逊 12020 6019 皮尔逊 24000 12020 袋子中装有粉球 ,蓝球共有10个 ,每个球除颜色外都一样 ,分小组进行摸球活动 . (1 ) 每位同学从袋子中轮流摸球 ,记录下所摸球的颜色 ,并将球放回袋中 . (2 ) 小组共做 20次这样的活动 ,将最终结果填在表中 . (3 ) 各小组将活动进行汇总 , 摸到粉球的次数是多少 ?摸到蓝球的次数是多少
两种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 返回 平面镜成像原理: 返回 光滑的镜面 光的反射定律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到镜面的距离 像跟物体等大。 平面镜成像特点 把像与物体对比 特点 所成的像为 虚像 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 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 成虚像
48℃ 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熔点 非晶体熔化 图象 温度 /℃ 时间 /min 说明: 整个过程一直在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物质先变软、再变稀、最后成为液态。 和晶体熔化的区别: 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点 二、凝固: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 E F G H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情况 状态 EF FG GH ② 条件: ③ 特点 : 放热 下降 液态 放热 不变
: 同名 磁极相互 排斥 , 异名 磁极相互 吸引。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化实验 被磁化的物体如果是铁棒,获得的磁性会立即消失 被磁化的物体如果是钢棒,获得的磁性就会保持较长的时间 磁化方式: a、接触或靠近磁体; b、用磁体的一极沿同一方向多次摩擦。 应用:磁悬浮列车 连接上海国际机场与市区的磁悬浮列车最高速度达 到 431千米 /小时,全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