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1、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香菇内含独特的香味,营养丰富,肉质嫩滑,是中外名菜常用的配料之一,被誉为菜中之王。 同时,香菇也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具有益气、不饥、活风破血等极高的药用价值。 近代医学证明,长期食用香菇可以增强体质;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更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因此,香菇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抢手,成为排名世界第二的食用菌,香菇的生产与加工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冬后,气温下降,空气相对湿度低,管理上应以提高畦床温度、控制通风、保暖防寒为中心工作。 针对不同菌株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中、高温型菌株在10以下几乎无望再出菇,此时每日午后结合短暂通风进行喷水,保持菌棒的湿润即可,使之顺利越冬。 中温型或中温偏低型的菌株,在冬季不明显的省份仍有出菇希望,可根据气象预报,避开寒流,利用短暂气温回升间隙进行人工调节提高畦温,让其出菇。 具体做法是:拆稀或清除顶棚覆盖物
充分利用菇棚和菇房的有效面积,菌筒、菌块上菌丝分泌的黄水可自然下滴,喷淋、管理和采收均较方便。 气温低时,可用锅炉蒸汽加温,调节温湿度容易,有利于冬季多产香菇。 装料接种香菇的培养料按袋料栽培的常规配方配制。 选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 1733 厘米,每袋装干料 斤(湿料约 1 公斤),松紧适度。 采用常压灭菌,冷却至 30以下按无菌操作接种,放培养室或菇棚内码袋(码35 袋)发菌。
、干燥贮存。 香菇吸水性强,不易贮存,当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发生霉变。 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贮存。 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状石灰或干木炭等吸食湿剂,以防反潮。 2、低温贮存。 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 3、避光贮存。 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线会引发光化作用,从而加速香菇变质。 因此,必须避免在强光下贮存香菇
1、菇的春菇管理必须针对当地气候特点进行管理。 江南春季气候特点是低温、阴雨、多湿,待日平均气温大于 12,即可进行春菇管理。 春季是室外香菇发生全盛期,其产量占全年香菇产量的 30%60%(视品种和制棒时间迟早)。 管理之前,应根据出菇批数、失水状况及污染情况分别进行补水。 (1)补水经过秋季 23 批采收,菌棒含水量随着出菇数量增加、管理期拉长、木屑腐及营养消耗而逐渐减少,至开春时
1、、选择优良、强健的菌种。 目前适宜香菇袋栽的品种有33、68、申乡 2 号及花菇 939。 选择菌丝白色、绒毛状、有爬壁力、生长旺盛、菌龄低、无拮抗线、无杂菌的菌种。 2、菌棒的制作。 时间在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 生产工艺流程:拌料装袋扎口灭菌冷却接种。 香菇袋料栽培的常见配方“782011”,即木屑 78%,麸皮或米糠 20%,糖 1%,石膏粉 1%,料水比为 1 比 1。 2
照配方中各种原辅材料及水的比例要求过秤。 具体操作方法:把称好的木屑、棉籽壳等原料平铺在水泥地面上,堆成小山形,然后将麸皮、石膏粉等均匀地撒在上面,用锄头或铁锹反复拌均匀,并做成中间凹形的堆料,将事先溶好的白糖、磷酸二氢钾等加入适量的清水中,拌匀后泼于料上。 用铁锹、扫把拌和数次,使各种原料与水搅拌均匀后装袋制棒。 在制作菌棒时,应根据原料和辅料的不同,灵活地掌握培养料的含水量,以手捏料能成团
1、受到病虫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利,会使香菇栽培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栽培失败,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木霉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 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 当生产环境不清洁、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严格,且处于高温高湿条件时
1、、螨类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 蒲螨体小,肉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 发生螨类害虫的香菇菌块,菌丝被咬食,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 菌种中发生螨虫,可用棉塞蘸 50%的敌敌畏塞上熏杀。 发菌期间出现螨虫,可用 敌敌畏喷杀,也可喷洒 25%的菊乐合酯 2000 倍液。 出菇期间有螨虫发生,可用菊乐合酯喷杀,但要在喷洒药 3
1、香菇生产的过程中,常受到病虫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利,会使香菇栽培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栽培失败,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木霉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 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 当生产环境不清洁、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操作不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