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2、 1%。 为防霉菌感染,每 1000 公斤料加多菌灵 1 公斤。 玉米芯粉碎成豆粒大小。 将料按比例称量混合好加入清水,使其含水量达 60%,即用手攥料指间有水滴而不滴下为度, 、装袋。 接种室事先用硫磺熏蒸或喷洒来苏儿消毒。 接种人员穿干净衣服,洗净双手,再用 75%酒精棉擦手。 所有用具均要煮沸消毒或浸在 锰酸钾液中消毒。 准备直径 17米,长 50 厘米的塑料袋。 培养料按比例配好
2、庆元县目前可应用由县科研中心提供的武香 1号、31、选 18等。 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冬、春季(农历 12月至翌年 1月)制作菌段,46 月覆土,510 月出菇。 屑 78%、麦麸20%、石膏及红糖各 1%、然。 每袋装湿料 554 筒袋)。 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各种配料一定要按配方要求加足。 菌要彻底。 保持 100不少于 12小时。 采用“开放式”接种技术。 孔放气要及时
2、形物 5%)、全脂奶粉 2%、蔗糖 5%,100灭菌102)主要设备绞肉机、斩拌机、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烤炉、蒸煮锅、水分活度仪、酸度计等。 (3)分析测定方法 、水分、食盐、蛋白质、脂肪的测定,按8、8、4、4、4 的规定进行;用水分活度仪测定。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的测定,994、994、994 的规定进行。 先是香菇的加工,其次是将香菇添加到肠馅中去
2、湿决定。 使拌完的水分达到 65宜。 把料用装袋机装入 53 厘米米的菌袋中,装好的菌袋重量在 克,上下松紧要一致,装得过紧容易产生撑袋,过松会影响其产量并且菌袋容易折断。 4、灭菌:通常用常压灭菌,每锅装 3000为宜。 用蒸气使菌袋达到100,蒸 20 小时,灭掉料中有害的杂菌。 5、接种:用密闭的方式把温度降到 25以下,对已经灭过菌的菌袋再用熏蒸方式灭菌 3时。 之后在每袋的正面打
1、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以椴木为主,椴木香菇质地紧密,品质优良,但是生产周期长,产是低,成本高。 代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 香菇代料栽培生产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制袋,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三个方面。 一、制袋香菇是腐生菌,本身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 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 现介绍一套快速催蕾方法。 定向刺孔:用 810 厘米长的铁钉 4 根,钉在厚 米、长 45 厘米、宽度适宜手握的木板上,钉子要全部钉入。 用钉排在催菇菌棒上的点种面打刺两排,单面 2 行 8 个眼。 立式摆袋:把刺孔的菌棒立式排入浸水池或大桶内,最多 2 层。 上面用竹木排压住
1、菇是香菇中的上品,商品价值高且深受消费者欢迎。 菇农栽培香菇怎样才能多产花菇,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菌种形成花菇的季节一般在冬季的晴天,故要选择单生、朵大、肉厚、朵形圆整、不易开伞的中低温菌株作菌种,菌龄 120200 天。 二、菌袋培育装袋培养基含水量要求在 60%左右。 装袋时装科要紧实,水分调节要比常规高。 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均与常规生产相同。
1、们根据西峡袋料香菇规模栽培十几年的越夏问题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袋料香菇安全越夏防范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如: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环节消毒不严格、接种操作带入病菌、棉塞内含空气挤入、菌种转运呼吸或损伤、接入含杂菌菌种等原因的含杂菌菌种用于生产,就会潜伏不可估量的损失。 菇菌丝潜伏病菌的观察长期的制种与栽培管理中发现,在香菇菌丝适温培养中,可以穿过长毛菌、放线菌、黄曲霉菌等直观病菌
2、00,保持12h 以上。 常规灭菌要连续操作 3040h,菇农劳动强度大,即便这样,由于灭菌灶内温度不均匀,灭菌不彻底现象仍常有发生,影响了栽培香菇的经济效益。 半生料灭菌技术,使用无毒的灭菌剂“克霉王”,以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有机结合,可以在 6080中温区域内进行彻底灭菌,灭菌能耗及灭菌时间都下降了 50%以上,发菌速度、菌丝竞争能力及成活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1、用菌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还可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香菇生产虽然只占居第二位,但其所发挥的经济效益应属首位。 如何提高香菇产量和质量,对广大从业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香菇在反季节栽培中,往往因生产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畸形菇,直接影响香菇的品质及经济价值,效益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