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
2、后,在屉布上放上 10 厘米厚拌匀的干料,然后再续撒含水量由 45%55%逐渐加湿的料。 待温度达到 98100时计时,大火快烧保持 小时。 2、季节安排东北地区一般在 3 月下旬到 4 月下旬之间播种,最好在清明节前播完。 掌握播种时气温不低于 5,不超过 15即可。 3、接种将菇床消毒后,用地膜铺床,床中间留 20 厘米宽不铺,然后将出锅的料直接铺入床内,厚约 45 厘米,及时盖上薄膜
2、天,3 天后每天上午开一次门通气,8 天后检查发菌情况。 四、发菌管理接种后将菌袋码在培养室发菌,当菌丝吃料到 6 厘米宽时进行翻堆,6米时第 2 次翻堆。 按三角形排开,防止烧筒。 1、刺孔增氧:如发现四周菌丝出现萎缩,颜色由白转淡黄,菌皮加厚,此时说明菇筒缺氧,必须进行第一次制孔增氧。 在接种口四周制 3孔,深 米,可促使菌丝正常萌发。 待菌丝长满全袋再进行第 2 次刺孔增氧
2、面小、菇肉薄、菇脚长的香菇,以去糠为宜(保持全脚);菇面大而圆、菇肉薄、菇质松软的菇,可取其半脚(即剪去菇脚的一半),取值范围为 1米左右;菇面大而圆,菇肉厚而坚硬的,以取平脚为宜,即剪去脚,剩下 米左右。 根据菇面大小、菇肉厚薄,菇面圆度、菇质好坏,分长短剪留菇脚,对成品菇干的价格和菇干的所得率影响很大。 键是掌握好烤制过程的温度。 香菇按不同长度进行剪柄后,排放于烘筛上
1、害香菇生产的杂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木霉、青霉、链孤霉及曲霉等,菌袋受到侵染,轻则减产,降低质量,重则绝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霉是绿色霉菌,菌丝纤细,白色透明,有分枝、分隔,菌落初期呈白色斑块,产生孢子后逐渐变为绿色,木霉的孢子梗呈松塔状,长在菌丝的短侧枝上,常作 23 级分枝。 木霉广泛分布于各种腐木、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适应性强,在 442范围内都能生长。 防治方法
物生长激素法植物生长激素的浓度不同,对香菇的菌丝生长作用也不同。 吲哚乙酸、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小于 1促进菌丝生长;而大于 1,则会抑制菌丝生长。 5萘乙酸溶液能促进菌丝生长,而 2050萘乙酸溶液,则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只要植物生长激素选择恰当,适期施用,施用方法正确,均可起到增产效果。 二、稀土法稀土能促进菌丝生长,增加干物质重量,同时稀土也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提高产量。 用
种方法需要占用木材。 下面介绍一种袋栽技术生产香菇,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在山区使用。 其具体方法如下:一、要配制好基质和消毒好塑料袋。 按 50 公斤基质计,配方为:木糠 39 公斤,麦皮 10 公斤,蔗糖 05 公斤,石膏粉 05 公斤,将它们搅拌均匀。 基质含水量 65。 酸碱度在 665 较为适宜。 选用 15 厘米宽、长度为 5055 厘米的塑料袋,一头用线捆紧,将基质装入塑料袋
1、于菌丝大量的增殖,不仅菌丝量大,而且又贮存了丰富的营养,此时菌丝已进入生理成熟期,如继续给以恒定温度、充足水分及新鲜空气,菌丝将会保持活跃的生长状态,难以进入子实体这个阶段。 因此,在菌丝生理成熟时,应有计划地进行低温诱导,造成干湿、冷热的落差,迫使菌丝相互交织扭结成盘状组织,周围菌丝不断给盘状组织输送水分和养料,使盘状组织膨大成为子实体原基,由原基发展成菇蕾。 香菇是低温变温结实性的菇类
阶段正是香菇制棒高峰期,蒸汽通入式罩膜灭菌(蒸汽灭菌灶),具有上气快速,灭菌量大,节省能源,可移动,能露天出、装锅等很多优点,在我县被迅速推广应用,原有的水泥灶已被废弃,由小锅灶到大锅灶,灭菌数量逐年增大。 但在应用方式过程中,采用蒸汽通入式包膜灭菌灶,因没有固定仓容量的限制,加上不规范的操作,近两年来问题出现越来越多,灭菌质量下降,感染率上升,据调查,我县主要出现了如下问题:(1)灭菌数量加大
菇越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和效益,做好越夏管理是香菇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可采取室内和室外两种方式。 一、室内发菌越夏(1)尽量减少室内香菇袋的数量及袋的层数,两袋井字叠放,最高不超过 5 层,垛与垛间的间隔 20 厘米以上,以利通风散热。 (2)在窗户外搭遮荫棚,使阳光不直射到窗户及室内。 (3)高温天气,上午 7 点钟关闭门窗避免外界热气流进入室内,傍晚时打开所有通风口,通风换气。 二
保持香菇独特的香味外,还含有适当比例的酒精、糖及氨基酸,鲜醇适口,营养丰富,沁香宜人,使用方便。 其发酵酿制技术:一、酿造原料。 主料:香菇菌丝、干香菇粉末、新鲜曲汁、酵母液;辅料:食糖、乳酸等。 二、酶液培养。 取 2 升浓度为 810 波美度的新鲜曲汁作培养基,装入长颈瓶后,用消过毒的丝棉做瓶塞,放入小锅里煮沸消毒 3040 分钟,然后取出加入200 克干香菇粉和 30 毫升酵母液,在